土超联赛/拜仁斯图加特/CCTV5欧冠直播/奥利维拉 - cctv5今天节目表

?南充資訊 縣區連線
綢都之聲 區域經濟
綢都生活 文化城市
光影綢都 城市圖賞
專題報道 公益
城市人物 旅游
房產 汽車
健康 教育
金融理財
文化藝術
時尚 企業
女性 體育
數碼 校園
家電 三農
當前位置:綢都在線首頁 > 綢都之聲 > 綢都資訊 > 綢都在線正文

南充:分區施策破秸稈治理困局 技術引領拓綠色轉型路徑

2025-04-29 15:11:52?  來源:綢都在線    閱讀:

0025.jpg

4月29日,南充市2025年秸稈焚燒管控和綜合利用新聞發布會在市生態環境局召開,一項融合“疏堵結合”的創新治理模式浮出水面。面對秸稈焚燒屢禁不止、綜合利用效率待提升等難題,南充以分區管控、技術驅動為抓手,探索出一條經濟與生態效益并重的治理路徑。數據顯示,全市秸稈年可收集量達321萬噸,綜合利用率提升至91.27%,但背后仍需直面處置成本高、收儲體系待完善等深層挑戰。

劃定“雙區”監管線 機制創新降風險

面對秸稈焚燒屢禁不止的困局,南充市將全域劃分為“絕對禁燒區”與“有序焚燒區”。在城市人口密集區、交通干線等敏感地帶實施“零焚燒”鐵腕管控,而在偏遠農業區推行“三燒三不燒”原則——秸稈未曬干不燒、無統一組織不燒、早晚陰雨天不燒,同時要求“攤開燒、交叉燒、白天燒”,最大限度降低環境風險。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覃海波介紹,今年以來,市委市政府已召開7次專題會議,實地調研2次,并聯合多部門印發管控通告,構建起“分級負責、包片巡查”的責任體系。

技術鏈激活“綠色資源” 市場化破解收儲難題

如何讓秸稈從“田間包袱”變為“產業資源”?南充市農業農村局總獸醫師高繼芳給出答案:全市依托“五化”技術模式,培育市場主體打通收儲運堵點。順慶區建成“1個處理中心+7個收儲點”網絡,配套粉碎、運輸設備;高坪區引入7家規模化企業,其中中環理福生物環保公司年處理秸稈超萬噸,并爭取481萬元專項資金重點攻堅絕對禁燒區秸稈處置;嘉陵區則通過“壩壩會”、入戶宣傳發動村民參與收儲,形成“企業+農戶”聯動機制。

執法與扶持雙軌并行 長效治理探路

“嚴防死守月”成為南充秸稈治理的關鍵詞。市城管執法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涂健表示,5-6月、9-12月期間,專班將全天候巡查執法,結合宣傳引導與源頭管控。政策扶持同步向市場傾斜:順慶區在共興鎮建立秸稈處理中心,輻射周邊鄉鎮收儲點;高坪區培育了7家環保科技企業開展秸稈肥料化、原料化、飼料化利用。

秸稈治理并非“一禁了之”,而是需在生態保護與農業發展中尋找平衡點。隨著分區管控深化與技術模式迭代,這條“變廢為寶”之路或將為同類地區提供可復制的樣本。南充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通過科技賦能、政策創新,繼續推動秸稈從“治理負擔”向“綠色資產”轉型。(易青海、唐敏)

【責任編輯:chouduol】

免責聲明:綢都在線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本網站轉載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56.2K

綢都在線相關報道:

關鍵詞:
?
返回頂部 反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