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我們在四川省南充市城管執法局召開的《南充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該條例將于2025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作為南充市首部系統性規范生活垃圾管理的地方性法規,《條例》聚焦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目標,旨在推動城市綠色轉型,助力生態文明建設。
《條例》由南充市人大常委會、市城管執法局等相關部門歷時兩年多聯合制定,經廣泛調研、多輪論證及兩次人大常委會審議后表決通過。立法過程中,首次引入定量分析、萬人意見征集等創新舉措,超90%的市民建議被采納,重點回應了群眾關注的分類投放、農村垃圾治理等難點問題。
據南充市城管執法局黨委書記、局長趙平介紹,《條例》共8章46條,明確了“全周期管理、全過程治理、全社會參與”的“三全”理念,以及“循序漸進、示范推進、多元促進”的“三進”實施策略。通過建立城鄉差異化管理制度、全過程分類監管體系、部門協同聯動機制等四項核心措施,形成具有“南充特色”的垃圾治理模式。其中,農村地區廚余垃圾堆肥試點、智能化處理設施建設等被列為重點任務。
據了解,該條例的出臺標志著南充市生活垃圾管理步入法治化、規范化軌道,對改善人居環境、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下一步,南充市將加強條例宣傳普及,完善監督考核機制,推動形成政府主導、企業協同、公眾參與的共治格局。
數據顯示,南充市近年來年均生活垃圾產生量超百萬噸,傳統填埋方式面臨生態壓力。《條例》實施后,預計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率將提升至60%以上,焚燒發電、再生材料加工等循環經濟產業有望成為新的增長點。
垃圾分類看似小事,卻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關鍵落子”。《南充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的實施,不僅是一場生活方式的變革,更是一次城市治理能力的升級。當制度設計與民眾習慣同頻共振,“無廢城市”的愿景或將不再遙遠。(易青海、唐敏)
免責聲明:綢都在線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本網站轉載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