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市委六屆十三次全會暨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認真謀劃“十四五”對外交流目標任務,讓世界認識南充,讓南充走向世界。1月29日,四川省南充市人民對外友好協會組織召開座談會,共同為南充市對外交流“十四五”發展規劃建言獻策。
市人大常委會民宗外僑委副主任寇春茂,市政協聯誼委副主任馬曉勇,西華師大外國語學院等相關負責人出席并發言,他們分別對市對外友協的工作成效予以充分肯定和高度贊揚,對市友協“十四五”發展規劃及各項工作寄予厚望。市友協會長趙啟作總結講話,副會長王興兵匯報了對外友協2020年對外交流和助力招商引資工作。會議由副會長鄧秀珍主持。
西華師大外國語學院、川北醫學院、市商務局、市文廣旅局、市辭賦學會、市營養膳食健康協會、市微電影協會、市繭絲綢協會以及協會常務理事相繼發言,并就文化交流、務實合作、建立外語人才庫、對外宣傳等方面提出了意見和建議。西華師大外國語學院院長高長建議重點對外宣傳南充的三國文化、三國人物等歷史文化遺產。市辭賦學會主席彭小平建議先以文化交流為主、其次是經濟合作。市繭絲綢協會秘書長任光明建議以西部絲綢博覽會為契機,加強絲綢文化交流,利用該平臺做好招商引資。川北醫學院外事辦主任張思國建議要做好留學生工作,引進海外人才,培養支華愛華的留學生。
趙啟在總結中說,這次會議既是一次交流會,也是一次“諸葛亮”會,為全市對外交流“十四五”發展規劃出點子,獻良策。按照市委六屆十三次全會“建成面向全球的開放高地”的要求,對外交流日益頻繁,責任重大。他們要以“友誼、和平、合作、發展”為己任,以線下線上交流為路徑,不斷提高南充走向世界的影響力、對外開放的親和力、服務國家總體外交的向心力。
趙啟指出,一要著眼戰略思維,高起點完善對外交流規劃。民間外交充當“為國交友”的職能,要打破意識形態壁壘;對外交流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建立友城關系,推動項目合作,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合作共贏;規劃有目標、有任務、有措施,有可操作性。二要抓住地方特色,高標準打響對外交流品牌。圍繞高校優勢,打響“國際人才交流”牌,加強國際人才交流與培訓;依托南充保稅物流B型和四川省自貿示范區南充改革協同區的優勢,擴大口岸城市往來的數量與交流頻率;利用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和旅游資源豐富等優勢,對外講好南充故事,傳播南充聲音,增強南充文化名城印象,提升南充知名度。三要強化統籌協調,高品質抓好對外交流落實。圍繞“講好南充故事”發掘影視、書畫、詩詞等精品力作,挖掘國際人才交流支持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項目,助力別國產業園合作;著力策劃“嘉陵江文化國際論壇”“中外青少年走訪聯誼”等活動,促進各個領域廣泛交流,廣交朋友;依托大平臺,實現資源優勢、交流優勢轉向合作優勢。
?會上,與會代表們還一同觀看了由市友協與市廣播電視臺共同出品的《印象南充》宣傳片,鄧秀珍為與會代表們匯報了市友協對外宣傳情況。兼職副會長、常務理事會代表、縣(市、區)經濟合作和外事局負責人代表、特邀嘉賓等也相繼發言,為市對外交流“十四五”發展規劃提出建設性意見。(易青海 唐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