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愛與安全感建立中成長
一年級家長代表留言
蔣陳梵媽媽:“十一中附小最打動我的是以人為本的教育,成績絕不是衡量孩子好壞的第一標準,而應是是否自信、有愛、充滿好奇和主動求知。很慶幸,南充十一中附小高度重視孩子的閱讀、運動和藝術的全面發展,定期的學生心理測試、健康管理監測讓我們感受到了教育帶給孩子的變化!”
楊芷瑩媽媽:“一年級本身就是每一個小朋友的起點同時也是一張白紙,但在這個起點的小朋友“有長有短”這就需要一個人帶著他們在這一起點一直往前走在他們的白紙上畫屬于自己的夢想……在這里我非常感謝十一中的每一位老師,尤其是班主任。是他們給予了每個孩子的關心、愛心、責任心…讓孩子們在成長中學習。”
?李晏羽媽媽:“轉眼間,我家小朋友融入附小這個大家庭快一年了,時間真的過得真快!作為媽媽非常慶幸,自己的孩子在這里遇到了一群優秀的好老師。通過這一年孩子的變化,讓我感受到了學校老師對孩子的認真,負責,耐心,同時也很感謝老師的辛勤付出,對孩子的關心,照顧與幫助以及生活上給予的寬容和理解。孩子能遇到這么好的老師,在這么好的環境里學習,作為媽媽我很放心也很開心。”
學習習慣與自我認知的建立
如何與孩子建立良好的關系?十一中附小推崇導師制,每一個孩子入校即有專屬導師,每一個孩子內心世界的成長,與他們所經歷的每件事都會產生鏈接,心理發展是所有教學教育行為的起點—我們與每一位選擇十一中附小的父母相同,充分尊重孩子年齡與心理發展特點,希望聽見孩子真實的需求與聲音,為他們的身心發展提供積極支持!
班主任及導師每周為家長發送來自老師們的建議,包括如何與孩子完成更好的溝通和交流,當孩子遇到困難時我們可以采取的方式,互聯網與兒童心理與價值觀建立的關系,我們不應與孩子與他人進行比較等建議;班級每周的云相冊和視頻回顧成為家長充分了解孩子在學校的學習和生活成長瞬間的美好記錄;教師于月度發送給家長的學習評估讓家長充分了解學生在智力發展、合作能力、探究能力、溝通力、解決問題的能力、作業情況等方面的全方位評估情況;學校定期特邀知名心理學研究和親子教育研究學者型家長分享交流以幫助家長學習和成長!
興趣探索與終身學習力的保持
保持一年級的孩子們對這個世界的好奇和探索,十一中附小的老師們在教學教研中堅持以學生為主題的課堂教學,讓每個孩子保持自己獨一無二的個性,讓他們在安全的環境中嘗試接受挫折。
在安全的環境中試錯,十一中附小的老師總是保持平和的態度和微笑與孩子們溝通和交流他們遇到的問題,并共同去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人格的獨立來源于思想的獨立、自主力和創造力,老師們潛移默化的影響和言傳身教讓孩子們一步步走向獨立。
遇見教育最美好的樣子
我們與每一位選擇十一中附小的父母相同,讓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收獲知識的“教”,人格的“育”,幫助他們從“0”到“1”的成長。
教育的宗旨是協助一個生命的正常成長,這是自然規律,尊重孩子的天性與個人發展,保護他們的批判性思維,滋養他們的博愛思想,愿每個十一中附小的孩子都擁有豐盈的人生。(趙嘉敏)
免責聲明:亞傳網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轉載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