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推進課堂教學改革,進一步激發教師熱愛教學,鉆研教學的熱情,加快青年教師的成長,4月19日、23日,南充市西河路小學全體語文教師相約學術廳,共赴一場春風化雨的教學盛宴。
學校有幸邀請順慶區教研室小學語文教研員郭林芳老師、肖勝軍老師擔任本次比賽的評委,主管教學的豐曉云副校長和各年級語文組長全程參與聽課評課。
課堂展示 精彩紛呈
青春課堂,楊帆遠航,參與本次競教的是該校12位青年教師,在為期兩天的賽課活動中,精彩紛呈,亮點迭出。
樊娜老師執教的《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和張婭老師執教的《楊氏之子》,抓住古代語言文字的特點,運用多種形式讀文,實現讀準字音,讀好節奏,讀懂意思的誦讀目標,進而引導學生感悟古代語言文字的魅力。
曹妍老師執教的《小毛蟲》和楊明英老師執教的《青蛙賣泥塘》,利用孩子們對童話故事的濃厚興趣,引導孩子們在輕松愉快的情景朗讀和情景表演中感悟故事所蘊含的道理。
陳柳君老師執教的《小故事 大道理》為達成寓言故事教學“讀故事,悟道理”的學習目標,采用由課內到課外,由指導方法到學法遷移,將更多的主動權交由孩子們。
一年級三位老師則從三個不同角度把握住了低段教學的目標與重點。任麗學老師在《動物兒歌》的教學中,采用多種形式且有梯度的朗讀,由詞——詞組——句式,把握了兒歌教學的重難點。
方黎老師在《我多想去看看》中,利用精美的視頻和圖片,讓學生對文中的“的”字詞組有了更直接形象的認識,從而達成學生積累詞語,運用詞語的目標。
熊琴老師在執教《操場上》一課時,采用圖片識字、卡片識字、游戲識字、隨文識字、鞏固識字等多種方法,多次重復,將識字教學目標完美落實。
蘇利老師的《花種》一課,通過看圖、讀文、悟法、練筆四個環節,將語文“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讀寫結合”“積累服務于運用”的特點展現得淋漓盡致。
何靜老師的《海上日出》,借助海上日出美景圖,引導學生品讀文章細致又生動的描寫,感受大自然的壯美。
崔小芬老師的《童年的水墨畫》,注重方法的指導,由扶到放,讓學生在自主閱讀、合作探究的過程中,總結出理解詩句的三種方法:聯系上下文、想象畫面、聯系學過的知識,很好的落實了本單元的教學目標。
黃燕老師的《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首先抓關鍵段落,明確觀點,再閱讀填表印證觀點,然后對比閱讀,總結方法。三個環節的教學,使課文重難點的突破水到渠成。
專家點評 指引方向
課后,郭老師和肖老師對本次賽課給予高度贊揚和肯定,同時也給老師們提供詳細的意見和建議,希望青年教師們多聽優秀教師上課,多學習先進教學理念,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逐漸成長起來。
主管語文教學的豐曉云副校長作了總結講話。他首先感謝兩位老師的真誠指導,感謝各位參賽教師的積極參與!然后,指出語文教學應把學生置于課堂中央,學生主體能動良性運行決定著課堂教學的質量。他提出:語文教學活動創設,多樣化;知識拓展訓練,科學化;鞏固課堂知識設計作業,精細化;評價檢查及反思,師生雙向化。最后提出希望,希望青年教師多鉆研教材教法,在教學實踐中逐步破繭成蝶,歷練成長。
業精于勤勉,行成于磨礪,教育是一門學無止境的藝術,一個人可以走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很遠,作為西小的語文教師,在探求教育教學的路上,我們從未止步……(崔小芬 趙英 馮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