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春草綠,正是芬芳育人時。4月20日,南充市中學政治任仔東名師工作室4月研修活動在嘉陵區舉行。在工作室主持人、李渡中學副校長任仔東的帶領下,工作室全體成員分赴嘉陵區安平中學、安福小學開展送教下鄉活動。
同課異構,聯合教研
工作室成員陳裕老師與安平中學唐婷老師以《世界是永恒發展的》為題進行同課異構,工作室成員馮伊琳老師與安平中學郭鳳老師以《國家權力機關》為題進行同課異構。四位老師的課堂主題鮮明,脈絡清晰,氣氛活躍,為與會觀摩老師帶來了一場精彩的視聽“盛宴”。
唐婷老師教學理念先進,教學設計立意高遠,以新發展理念、新發展格局為切入點導入新課,教學過程環環相扣。堅持以學生為中心,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讓學生自己展示展示預習成果、探討教學重難點,引導學生在學習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討論問題,使學生在思想碰撞中實現知識的內化。
陳裕老師堅持知識為基、能力為重、價值引領、素養導向,以勵志歌曲《少年》巧妙導入對課題的深度解讀,讓學生在更寬廣的視野下開始新課學習。教學形式豐富多彩,教學方法靈活得當,通過采用例證、辨析、搶答、探究等多種教學形式,循循善誘,引導學生注重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學以致用。課堂氛圍好,實效性高,充分展示了個人深厚扎實的教學功底。
郭鳳老師以讓學生擔任新聞小主播進行新聞播報導入新課,激發了學生學習的濃厚興趣。充分利用校本資源,構建“生活化”課堂,通過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并營造了輕松、愉悅、開放的教學氛圍,使學生在合作中學習,在交流中提高。
馮伊琳老師,首先根據學生的特點,制作了快閃PPT,充分激發學生的興趣。隨后通過1954年的第一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珍貴視頻資料導入新課。整個課堂,師生互動流暢自然,知識銜接絲絲入扣,通過自制教具、學生游戲寓教于樂,知識生成輕松自然,能力提升水到渠成,情感教育潤物無聲。
課后,工作室全體成員會同安平中學領導、政治組全體教師在學校厚德樓四樓會議室進行集中評課,評課由工作室主持人、李渡中學副校長任仔東主持。
首先,安平中學副校長譚趙軍致歡迎詞。譚校長代表安平中學全體師生向工作室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同時介紹了學校的辦學情況,并懇請工作室今后多蒞臨學校指導工作。
隨后,四位授課教師分別從課程標準、教學理念、教學方式、課堂練習等方面對課堂教學設計作了詳細說明。
再后,由安平中學姜鳳老師對初中兩堂課進行點評。姜鳳老師認為,兩位老師都讓學科核心素養落地、落小、落實,從悟到思,從思到辯,在課堂中均凸顯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接著,由工作室成員陸小林老師對高中兩堂課進行點評。陸小林老師認為,唐婷和陳裕兩位老師的課堂具有三個特征:一是凸顯了學科理念,落實了核心素養;二是體現了互動生成,尊重了學生主體;三是開發了課程資源,啟迪了哲學思維。
最后,工作室主持人、李渡中學副校長任仔東作總結性講話。任校長首先向安平中學對此次送教下鄉活動的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謝。他指出,鄉村教育是鄉村振興戰略的基礎性工程,當前,鄉村教育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尤為突出。本次活動,既是送教下鄉,也是聯合教研,通過活動開展為城鄉教師架起溝通交流的橋梁,從而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共享,有力提升鄉村教師專業素質和課堂教學能力,實現共教共研共成長,促進區域教育協同發展。接著,他對高三政治復習備考提出五條建議:一要抓好政治學科的有效上線,特別關注總分上線而政治單科未上線的學生;二要注重政治學科優生的培養,突破制約學生高分的瓶頸;三要把握考試方向,深刻解讀《高考評價體系》,增強復習的針對性;四要構建知識體系,做好知識的點、線、面、體有機融合,對零碎的、分散的、相對獨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主干知識進行整合梳理,聯網建模;五要精準試題訓練,找準切入點,優化情境設計,提升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安福小學座談會
道阻且長,行則將至。在與安平中學的聯合教研活動結束后,工作室全體成員馬不停蹄地趕往安福小學。安福小學位于南充市、遂寧市和廣安市三市交界處,是南充市最南端的農村學校。下午兩點鐘,工作室全體成員與安福小學全體行政干部及政治、歷史和地理學科全體教師參加了座談會。座談會由安福小學校長唐竟文主持。
首先,安福小學校長唐竟文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他代表全校師生員工歡迎南充市中學政治任仔東名師工作室全體成員到安福小學傳經送寶,希望全體教師認真學習各位名師的先進教學理念并有效運用到教育教學中去,進一步提升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和水平。
接著,工作室主持人、李渡中學副校長任仔東就思政課一體化建設發言。他強調要堅持思政課程化與課程思政化相統一,認真上好思政課。他指出,一要在統籌國際國內兩個大局中上好思政課,培養學生具有中國眼光、國際視野,引導學生正確地認識世界;二要使思政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相結合,應將理論教育與實踐教育高度融合于思政教學全過程,有效提高思政課的育人實效性;三要與時俱進,創新思政課教學的方式方法,不斷增強思政課的親和力、接受性;四要堅持問題導向,激發學習動力,積極回應學生在生活實踐中所關心和關注的問題,滿足學生在成長成才過程中的實踐需要;五要實現資源融通,凝聚育人合力,充分利用課內課外、校內校外、線上線下等多方資源,打造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格局。
隨后,工作室成員鞠小蓉老師作初三道德與法治復習備考策略分享。她認為:一是要注重研究,提高效率;二是要分輪復習,強化記憶;三是要歸納總結,靈活運用;四是要專題復習,提高能力;五是要實戰演練,指導方法。
工作室成員陸小林老師結合參加命制中考試題的經驗進行了交流。他認為,近年中考試題呈現六個特征:一是堅持“三貼近”,促進知行統一;二是注重基礎知識,實現學科目標;三是緊扣時政熱點,彰顯學科價值;四是重視初高銜接,落實核心素養;五是關注生命教育,命制意義試題;六是弘揚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自信。對于復習備考,他建議:一是要深入研究考試說明,精準把握教學方向;二是要扎實基礎知識,構建知識框架;三是要關注時政熱點,提高學生敏感度;四是要培養學生關鍵能力,落實學科核心素養。
接著工作室全體成員與安福小學參會老師進行了一個小時點對點的溝通交流,就教育教學中遇到的各種問題進行思維的碰撞。安福小學全體老師表示收獲滿滿、受益匪淺。隨后,工作室在安福小學初中部進行了工作室課題《新時代中學生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策略研究》和《學科核心素養視域下中學思政課堂教學實效性》問卷調查,為進一步開展課題研究提供了實踐支撐。最后,工作室全體成員與參會老師合影留念,為工作室4月研修活動畫下了圓滿句號。
?匠心擷百花,同心釀芬芳。本次送教下鄉活動的開展,搭建了城鄉教師交流互助的平臺,推動了優質教育資源的共享。既為鄉村教育帶來了新理念、新方法,開闊了教師視野,還促使學校間、教師間通過平臺在今后工作中更多更好地溝通與交流,實現共同成長、共同提高。在未來的日子里,工作室將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同心共筑教育夢,奮勇爭先擘新顏!(陸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