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八屆“巴蜀好教育聯盟”同課異構大賽拉開了全省總決賽的帷幕,共9個學科,分三個賽場,分別在四川省樂山市犍為第一中學,遂寧市東辰榮興國際學校,廣元市廣元中學舉行,來自全省68所學校共數百名教師,從全省各地匯聚三地,展開了一場激烈的“大比武”。
南充十一中接到參賽邀請后,校長易延發高度重視,要求教科室和各教研組迅速開展教學課堂研討活動,推選多名骨干教師開始備賽,志在本年度的比賽中多方積累經驗,同時還能夠有所斬獲,以充分展示現該校超前推行課改的決心和成果。最終,該校榮獲團體總分第2名,6個學科一等獎,共計20余項大獎。尤其是該校高中政治教師丁雨在比賽中發揮極其出色,最終脫穎而出,一舉奪得全省總冠軍,并且,將代表四川省出征參加四月下旬的全國總決賽。
政治學科 總冠軍——丁雨
全省獻課特等獎 說課一等獎
數學學科 全省獻課一等獎 說課一等獎—— 滿園園
地理學科 全省說課一等獎 獻課二等獎 —— 孫鵬
物理學科 全省說課一等獎——何敏
?
歷史學科 全省說課一等獎——龔梅
生物學科 全省說課一等獎——劉心郡
語文學科 全省說課二等獎——鄭小龍
英語學科 全省說課二等獎——蘭丹丹
化學學科 全省說課三等獎——王文平
巴蜀好教育聯盟同課異構大賽至今已成功舉辦七屆,是由省市各級教科所和好教育聯盟聯合主辦的教師課堂大比武活動,說它是教師圈的“奧運會”都不足為過,參賽學校和教師的數量,以及比賽規模都是罕見的,其含金量極高。比賽從創立初期至今,都一直致力于如何推進“課堂革命”,課堂是教育的主戰場,課堂一端連接著學生,一端連接著民族的未來,教育改革只有進入到課堂的層面,才真正進入了深水區。課堂不變,教育就不變,教育不變,學生就不變,課堂是教育發展的核心地帶。只有抓住課堂這個核心地帶,教育才能真正發展。這一點,正與該校不謀而合,多年來,南充十一中一直也致力于課堂教學改革的研究,近年我們所提出“五步教學法”已經在全校深入地推行,目前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借著本次大賽,我們也將這種改革的成果投放到了比賽的所有學科中,并且引發了一系列對于課堂改革的討論,充分得到了其他學校的肯定。
創新教研模式 狠抓教學教研 教研成果顯著
教學教研是學校持續發展的生命線。近年來,南充十一中不斷深化教研改革,創新教研模式,狠抓教學教研,教研工作取得顯著成效。這也是該校能夠在第八屆“巴蜀好教育聯盟”同課異構大賽全省總決賽中取得如此傲人成績的基石。
本著“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以賽促改”的原則,該校積極組織教師參加巴蜀好教育競教活動,去年11月, 校長易延發在校行政會上對備戰巴蜀好教育競教工作作了重要部署,并召開專題會議。他要求各學科參賽教師要高度重視本次競賽,嚴格按照巴蜀好教育的競教要求,精心準備說課和上課課件、教學設計和導學案的電子文檔,以及支持自己課件的特殊應用軟件和其他教學素材。去年12月,副校長柴淹帶領教科室各學科負責人分成三組對參賽選手的說課進行了驗收,并對參賽選手的表現進行了點評,對各位參賽選手出現的問題提出了建議,各位參賽選手對此次巴蜀好教育競教充滿了信心。
3月,在巴蜀好教育賽前,教科室組織召開一次巴蜀好教育賽前跟進會,會上教科室主任周翔對參賽選手提出了進一步的要求,柴淹作為全國總決賽冠軍以自己的親身經歷給大家傳經送寶,最后易延發為大家壯行,他表示學校就是大家堅強的后盾,愿大家一展風采,期待大家凱旋。此次參賽,也充分展現了學校集體教研,團隊作戰的風采。由副校長馮超為總領隊,帶隊領導和學科組長一道陪同,為參賽選手服好務,搞好后勤工作,解決參賽選手的后顧之憂。當參賽選手晉級下一輪比賽,學校立即組織本學科骨干教師前往比賽現場,為選手出謀劃策,集體打造。為學校選手加油鼓勁,讓該校參賽教師深深地體會到學校大家庭的溫暖與激勵。通過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以賽促改,該校教研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各學科教師苦練教學基本功,教師的教研積極性和創造性不斷迸發,教師隊伍建設不斷加強,一批批名教師不斷閃現。
榮譽背后——全省總冠軍丁雨參賽心得分享
獲得本次大賽政治學科全省總冠軍的丁雨,是一名90后的女孩,三年前大學畢業之后,就來到了十一中,并且工作至今,在學生們心中,丁雨一直都是“女神”級別的老師,御姐范兒十足,學生們都喜歡私下叫她“丁姐”,當她獲獎的消息第一時間出來之后,許多從十一中畢業的學子,都在學校的官方抖音賬號的評論區里面懷念“丁姐”的諄諄教誨,對她贊不絕口,而當我們采訪到這位年輕的90后教師的獲獎心路之時,也因她那種超出常人的寵辱不驚而感到驚嘆。
其實,2020年,丁雨在該校的校內青年教師課堂比武中,就已經獲得冠軍,但由于疫情的緣故,去年比賽未能最終成行,故今年3月6日,比賽的邀請再一次發來,丁雨就馬上得到了教研組的一致推薦,經校長的審批同意,從而獲得了參賽的資格。
從獲得參賽資格的第一天起,丁雨就開始做起了準備,前前后后近20天,看似這個準備時間綽綽有余,但其實是相當緊湊的,首先丁雨目前是高三畢業班的一名教師,高三年級課業緊任務重,在學生高考沖刺的關鍵時刻,備賽過程不能對學生的課業有半分影響。其次,丁雨在從教的同時,也正在同時攻讀自己的碩士學位,每周都有研究生課程,也不可落下。
所以,從備課,到課件的制作、修改,這些前期的大工程,都是丁雨在多個深夜完成的。?
而全組打磨課程的時間,也只有僅剩的兩個星期一的下午。對此,該校經驗豐富的政治教師張英老師也給予了丁雨很多的幫助,在張英老師的組織和牽頭下,全組共同修改課件5次,試講3次,同時,也得到了學校地理組,歷史組的同事的大力支持和斟酌修改,整個過程,直到比賽的前一刻,這個團隊都沒有一絲停下來過。在得知丁雨初戰告捷,獲得說課環節第一名,并進入最后的獻課環節后,政治組的同事們,便立刻驅車趕往遂寧市比賽現場,在酒店的房間里集體上陣打磨課件,持續戰斗到凌晨,直至最終走上講臺前,只要有人想到了好的點子,就立刻修改再做調整,這種團隊的力量給了丁雨更多的信心,從而在最終的獻課環節中,再下一城,一舉奪魁。
?而當我們問到丁雨在得知獲得冠軍的心情的時候,丁雨的答案也是讓我們感到出乎意料的,年輕的她出于意料地從容淡定,寵辱不驚,她表示,她從頭到尾到她都沒有很激動,她比賽前后都沒有過多地去在意這個結果,反倒是在這個過程中,從全省其他的優秀團隊和老師的身上學到了很多,很感謝并且珍惜這一次走出來,和大家切磋競技的機會,并表示取得這樣的好成績,是團隊作戰的結果,是集體智慧的展現,身為其中一員,她感到非常的榮幸。(陳才 龐一南 羅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