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教育家于漪老師說:“做一輩子教師,一輩子學做教師”。教師是一個永新的職業,教育的發展,學校的發展,關鍵在于教師。
3月2日下午,南充市西河路小學邀請了南充市教科所楊娟副所長為老師們作了題為《一路修行做教師》的講座。
楊所長以自己的成長路徑為切入點,分析了教師成長的階段及其特點,抓住教師全部人格這個核心素養的關鍵,分享和總結了名師之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閱人無數,追隨成功者腳步,高人點悟,自覺自悟。她用自身的六個教育案例,引出“敬畏、尊重、共情、忍耐、智慧、幸福”六個關鍵詞,啟發教師在修行的路上學、思、踐、悟。
以敬畏之心 重差別之長
我們要敬畏我們的職業,心懷慈悲,尊重個體的多樣性,尊重生命發展的多種可能性,用溫情去打開學生的心扉。無好壞之分,只有成長中的學生。只要我們愿意為他們另起一行,每個孩子都可以成為第一。楊所長說,學生的發展性與不成熟性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正因為不成熟,才有巨大發展潛力,學校和老師才大有可為。各種問題促進我們不斷思考,靈光閃現,成就了我們的進步,成就了學校的發展。把差別看著一種常態,用心去發現孩子的長處,量身定制套餐,喚醒其內在動力,他們就會像太陽一樣光芒萬丈。
以共情之水釋個性之行
楊所長強調,教育三分教,七分等,好的教育是“相信”的藝術,“放手”的結果。我們要有共情意識,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做學生精神的關懷者,成為學生發展的重要他人。未來教師是讀懂學生的分析師、是重組課程的設計師、是塑造品格的工程師、是陶冶情感的咨詢師、是聯結世界的策劃師。教育故事“‘穿山甲’發型”告訴我們不急于下結論貼標簽是教師的基本素養。包容學生,凡事冷靜下來,思考背后的原因。不僅百人百性,更因為這個階段孩子就這個樣子。為師應順性而育,信心、忍耐和堅持最能創造奇跡。
以智慧之法 傳幸福之道
“愛情向左,我向右”的故事道出了老師的另一個素養——智慧。有效教育需要尋找切入點和突破口,育人工作有前瞻性和長期性,也有科學性和技巧性。我們要有善于觀察的眼睛,善于思考的大腦,智慧取材,睿智設法,從容行事,凡事功到自然成。文章《致老師:你幸福,孩子才明亮》的分享,告誡我們“教師最大的教育資源是自身的生命狀態”。只有“幸福的教師才對學生有教育力量”,只有幸福教師才能陶冶生命,浸潤品格,傳遞精神,才能培養出具有豐富真、善、美涵義的學生。我們應該活出生命應有的狀態,展現最強的生命動力,洋溢“為人師表”的正能量。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兩個多小時的講座,我們領略了楊所長一路的修行,一路的成長;六個教育故事引出的關鍵詞,更是一場精神盛宴,一次靈魂洗禮,一段集體修行。曾幾何時,我們剛剛邁出校門,心懷夢想;曾幾何時,我們擱淺教育岸邊,踟躕惆悵;曾幾何時,我們心傷教育枷鎖,困頓彷徨……今聽君一席話,心悅勇氣增。教育路漫漫其修遠兮,西小人將上下而求索,沿著楊所長修行的足跡,繼續不斷地自我修行,逐漸成長為最美的教師,辦出最好的學校,領著孩子們成長為最棒的自己!(范影平 陳肖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