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時節,暖陽高照。11月27 日,四川省深度貧困縣(鹽源)小學語文教師素質能力提升——西華師范大學培訓班學員,來到了美麗的南充市西河路小學,在學術廳開展了口語交際教學研究活動。南充市西河路小學校級領導汪莉萍、豐曉云、趙燕和全體語文老師參加此次活動。
活動由學校教學科研室主任楊明英主持,該校語文學科骨干教師蘇利,執教了一堂口語交際的示范課《名字里的故事》,蘇老師緊扣口語交際話題,設計了準確的教學目標,通過“說說名人名字的故事”“說說自己名字里的故事”“說說身邊人名字的故事”三個教學環節,出色的完成了教學任務。這堂口語交際示范課立意清新,脈絡清晰的教學設計,靈活自如、張弛有度的課堂調控,將教學內容循序漸進地引向深入。課堂上,學生自我發言、自我評價、大膽猜想,并和老師在不同形式的互動情境中,在你來我往的互相愉快交流中,將口語交際課“平等對話”“互動生成”的特點展現得淋漓盡致......整個教學過程,充分體現了口語交際教學的特征:能力訓練的交際性、課堂交流的互動性。
該校教導主任、語文學科大組長張婭,作了題為《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統編教材口語交際教學淺談》的專題講座。著重從三個方面進行系統講解:一是了解統編教材,知道教什么;二是選擇交際策略,明白怎么教;三是注重多元評價,懂得如何評。張老師由淺入深,層次清晰,緊密結合語文課本中的口語交際內容進行講解,既指出了重點方向,又分享了經驗做法。特別是張婭老師講到: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靠幾節口語交際課就能立竿見影的,教學策略更不是機械單一的,作為老師,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在課堂中學習、生活中練習。張婭在專題講座的最后叮囑大家:口語交際,只有走向生活這一廣闊、真實的交際場,才能形成真正的交流技能。
參加國培班的老師們一邊認真聆聽,一邊仔細記錄,不時拍照留取資料,以便進一步消化吸收、學習借鑒。
最后,西華師范大學國培班的老師與該校領導、老師合影留念。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通過此次培訓,有利于學校語文學科教師在口語教學里深學深究中挖掘潛力,活學活用中豐富完善,所思所悟中開拓進取......(方黎 石曉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