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詞像海,她蘊含深厚而波瀾壯闊;中華古詩詞像山。她深邃凝重而意境深遠。她是我們民族文化的精華,她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吟中華之詩詞,頌傳統之文化;唱經典之曲賦,揚華夏之文明。
10月22日下午,由南充一中高2022屆語文組主辦的以“珠玉華章·弦歌悠揚”為主題的“古典詩詞吟詠比賽”在該校隆重舉行,高二的學子們歡聚在一起,誦讀千古美文,吟唱中華經典。
在比賽開始之前,陳平校長向同學們深情致辭道:中華五千年燦爛文明,珠玉華章,弦歌悠揚!今天,我們在這里歡聚一堂,誦讀詩詞,演繹經典,有助于增強我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以實現“讓中華經典浸潤心靈”的目的。吟我中華之音,揚我中國精神。同學們,2020年我們戰“新冠”,停課不停學,在居家學習中不斷地學會自律,學會成長,這就是精神的影響!其次,靜態語文活動化,課堂語文舞臺化,國家課程校本化,是南充一中語文學習積淀并延續的一大優良傳統,經典詩詞吟誦,不僅在語文課堂上尋求有效學習的方式,也在舞臺印象上探索詩教文化傳承的當代校本模式。希望同學們在活動中循圣賢之道,和經典同行,追家國之風,悟美德之情。愿南充一中再創輝煌!
本次比賽分為“青松銀瀑,蒼峰白鷺” “金戈鐵馬,落日胡笳” “鋤耰棘矝,以作以獲” “修齊治平,將踐將行”四個主題
樂水者智,樂山者壽,好的山水詩歌總是包涵著詩人深刻地人生體驗。接下來,讓我們跟著“青松銀瀑,蒼峰白鷺” 組的同學們,去領略祖國山水之美。
越過國色天香的唐,穿過百花齊放的,心底留下了那抹雪堆玉徹中的嫣紅,堅守圣潔的心靈。這是20班同學帶來的《群芳頌》
春江月夜圖里大自然的奇麗景色與游子、思婦兩地相望,相思之情交織、融匯在一起,吸引著我們置身其中。這是27班同學們演繹的《春江花月夜》
啖濁酒,不知身作客,情絲悠悠系何處?素衣輕唱,淡妝起舞,指尖山河停駐。曲不盡.夢不休。這是23班同學們吟唱的《夢不休》
五岳山川,巍峨聳立,俯瞰歷史的變遷,那是祖國不屈的脊梁;濤濤江河,日夜奔涌,翻過歷史的卷軸,那是祖國沸騰的血液。這是30班帶來的《五岳組詩》。
初秋時節,天高云淡,萬物空靈。初秋之景,既是一幅清新秀麗的山水畫,又是一支恬靜優美的抒情樂曲,熔鑄在王維的詩畫中。這是21班同學吟唱的《山居秋暝》。
一句“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言盡蜀道之險,嘆盡蜀道之峻, 31班同學為我們帶來詩歌朗誦《蜀道難》。
邊塞詩里的愛國主義情懷,英雄主義精神,邊塞詩里的遼遠壯闊之景,豪放粗狂之心,無一不讓人為之傾倒。接下來讓我們跟隨“金戈鐵馬,落日胡笳”組的同學們去展開那波瀾壯闊又絢麗多姿的邊塞詩畫卷。
天山濁氣消退,闕頭陽光燦爛。煬帝高立馬頭,視察長城,閱兵大漠。聽取守官匯報,接受單于覲見。13班同學們的《飲馬長城窟行》雄赳赳的向觀眾們走來了。
號角吹響,戰鼓擂動。國家興亡 ,匹夫有責。 當祖國陷于危難之時,就需要我們挺身而上 。這是9班同學們帶來的《無衣》《國殤》。
戎馬關山報國志,一身戎裝英雄氣,誰說女子不如男?接下來讓我們感受別具一格的女兒豪情,去感受持刀槍劍戟擊破燕山胡姬的凌厲氣勢。請欣賞16班同學們帶來的《木蘭詩》
風波亭中那一曲高歌,讓中國人永遠為之熱血沸騰。歌聲起處,但見精忠報國之心。這是11班同學們帶來的《滿江紅》。
有一種擔當,是縱然前方千軍萬馬,我亦愿往之。下面讓我們去到風云激蕩的邊塞,見識英雄少年“捐軀赴國難”的壯烈情懷。這是15班帶來的《白馬篇》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熱血沙場,美人名將,封狼居胥,刀戈爭鳴。自古英雄出疆場,一腔熱血一鷹揚,接下來請大家聆聽26班同學帶來的浩然《燕歌行》!
靜謐的山林,遼闊的田野,詩人們以清新的語言傳田園之趣味,山水之精神,又將自己的志趣融入自然風物中,即景會心,渾然天成。接下來讓我們跟隨“鋤耰棘矝,以作以獲” 組的同學們去感受中國田園牧歌式的生活。
有這樣一個地方,遠離塵世的喧囂,摒棄世俗的紛擾,過著男耕女織,淳樸自然的生活。這個地方就是人間奇跡——桃花源。18班同學演繹的經典篇目《桃花源詩》。
兩千多年前,一位微不足道的詩人。歷史的塵埃掩埋了他的名姓,卻遮蓋不了他那熠熠生輝的詩句“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兩千多年后,有一群昂揚的青年,拂去塵埃,緩緩,再現他的永恒篇章。22班《七月》。
春日里人們播種辛勞,秋日里他們收獲滿倉。習習秋風驅走酷暑,送來縷縷清涼。接下來,就讓我們走進田園生活,去感受淳樸的民風,品一品“一夕浮生夢”中青澀的浮生茶。15班《觀刈麥》《桃花源記》組詩。
“朝夕露沾衣,晚月鋤歸宿”,原來耕地種田也能帶來內心的安寧,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追尋農耕的記憶,這是 28班帶來詩歌朗誦《觀刈麥》《歸園田居》《憫農》。
五月晨光初見,南風吹過稻田,一派生機景象,躍動田野之上。農民卻悲喜交加,稅款從何而來?但愿夏日漫長,糧食得以儲藏。這是29班同學們的情景詩歌朗誦《觀刈麥》。
一痕碧水,花林似霰。漁舟晚唱,波紋輕漾,覓得桃源一隅。讓我們循著武陵人的腳步,去探訪那旖旎的桃源風光。這是25班同學們帶來的《桃花源詩》《桃源行》。
歷史的煙云,英雄的熱血,每一首詩歌都是千古絕唱。一段歲月,一種激情,每一首詩歌都是一種志向。接下來就讓我們跟隨“修齊治平,將踐將行”的同學們去體悟青史留功名,偉業鑄豐碑的酬志詩。
古往今來,有多少仁人志士為救國于水火、解民于倒懸而甘拋頭顱、灑熱血。是誰在瀟瀟秋雨里,對天長嘯?是誰,壯懷激烈,噴薄傾吐? 這是24班同學帶來的《滿江紅》。
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嘯成劍氣,繡口一吐,就半個盛唐。他是謫仙,他是酒神 ,他的雙腳動蕩著大唐山水,他的詩篇引領著萬千騷人。接下來是10班同學自己編曲作詞,將詩朗誦與嘻哈藝術結合的《將進酒》。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面對風雨飄搖的國家,和生活在水深火熱中的人民,他驅逐金兵,壯志滿懷。可是英雄報國無門,現實讓他無奈,欲補天穹,卻恨無路請纓。他滿腔激情、怨恨,交織成了這幅元夕求索圖。17班和19班共同演繹的節目《青玉案》《破陣子》
一千九百年前,霍去病說:匈奴未滅,何以為家?九百年前,岳飛說: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 九十年前,周恩來說:三槍為記,河山統一!志之所向,雖千萬人,吾往矣!這是8班同學帶來的《志·青春》(秋瑾《對酒》,周恩來《大江歌罷掉頭東》,《念奴嬌·赤壁懷古》《沁園春·雪》)組詩
看風云變幻,聞時代更迭,且將新火試新茶。接下來,讓我們進入另一位雄姿英發,老當益壯的詞人內心,去感受他那“左牽黃,右擎蒼”的豪情壯志。下面,這是14班帶來的《少年狂》
本次比賽分上下半場,每個半場都有12個班級參賽。每個參賽班級的同學們以飽滿的情緒、從容的臺風、獨具匠心的設計和表演,演繹了一首首膾炙人口的優美詩篇,把現場嘉賓、評委以及觀眾帶到了中國古典詩詞特有的高遠、唯美、深邃的意境之中。
在選手們激烈角逐的兩個多小時中,我們的班主任的評委團在欣賞陶醉的同時,也不忘公平公正的打分。最終在評委們的艱難取舍后,評選出特等獎1個、一等獎2個、二等獎3個,三等獎6個。隨后我們的嘉賓們為獲獎的班級頒發了證書。
乘著歌聲的翅膀,穿越千古江山,百年悲歡,相遇生命中那些美好的時刻,品味命運跌宕釀造出的感情,高二全體語文老師們,也共同演繹了一曲《千年一聲唱》,嗨翻全場。
最后王洪秀副校長致謝幕辭:“從小的時候起,我們就一直在背古詩,讀古文,可能我們時常也會想:古人的生活是什么樣子?今天我們用自己的想象和表演,變成了我們心目中的他們。”王洪秀副校長總結說,“今天的經典古詩詞演繹,我們看到了《滿江紅》里岳飛的精忠報國,我們看到了《白馬篇》里幽并游俠兒的捐軀赴國難,我們為“與子同袍”的英雄招魂;我們在《采茶紀》里感受了農耕的艱辛與豐收的甜蜜;我們在《志•青春》里許下青春的志向’數風流人物就在今朝!’或豪放,或磅礴,或婉轉,或凄涼。我們用一首首的詩,拼出了一個個盛世。萬古長空,一朝風月。生逢盛世,定不負盛世!”
以花作伴,以夢為馬,駛向我們的詩和遠方;與時光作伴,聽世紀回響,讓我們一起走進經典,一齊唱響屬于我們的書香年華。大賽在全場同學們齊唱的《書香年華》中圓滿結束,
?本次“珠玉華章·弦歌悠揚 古典詩詞吟詠比賽”在各級領導、老師和同學們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圓滿閉幕了。但這不僅僅是一次比賽、一個展示,更是我們學生成長路上一次不可多得的精神洗禮,也是我們開拓創新,傳承文明,把經典詩詞發揚光大的契機和動力。南充一中學子必將在新時代的偉大征程中,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增強文化自信,厚植文化底蘊,陶冶文化情操,傳承發揚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以家國情懷激勵使命擔當,爭做新時代的奮斗者和追夢人,共同唱響屬于新時代青年的最強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