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國慶長假,四川南充全市共接待游客778.5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31.5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09.2%、281%,閬中古城景區游客接待量居全省所有景區第3位。
(南充嘉陵江濕地公園)
10月的南充,紅旗飄飄,游人如織。10月6日,我們從四川南充市文旅產業領導小組辦公室獲悉,2023年國慶期間,全市文旅系統提早準備,精心謀劃,圍繞“潮起嘉陵江·暢游南充城”主題,不斷推出“文旅+”新業態和高品質系列文旅活動,不斷增強對游客的吸引力,盡管雨水天氣較多,游客打卡南充的激情未減,全市文旅市場持續火爆。
據統計,假日期間,全市共接待游客778.5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31.5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09.2%、281 %,其中,納入監測統計的40家A級旅游景區接待游客300.1萬人次,實現門票收入3991.7萬元,閬中古城景區游客接待量居全省所有景區第3位,全市紅色旅游景區接待游客53.2萬人次,文化館、圖書館累計接待服務游客47.2萬人次。
(閬中古城5A級景區)
從統計數據看,今年國慶期間,南充各景區游客接待量普遍高于預期,游客接待量位居前5位的A級景區是:閬中古城景區、朱德故里景區、升鐘湖景區、北湖公園景區、西山風景區 ,其中,閬中古城景區(5A)接待游客達50.53萬人次、朱德故里景區(5A)接待游客達21.28萬人次。從門票收入看,國慶期間,全市有門票收入的12家A級景區,門票收入超過3991.7萬元,創南充A級旅游景區門票收入新高;從游客來源看,中秋國慶期間,來南充旅游的外地游客大幅增加,其中,省內其他市(州)游客來南充旅游所占比例約為27%,西安、重慶、廣東、甘肅等省外游客來南充旅游所占比例約為20%,南充人游南充所占比例約為53%,而市外游客到閬中古城、朱德故里、周子古鎮、六合絲博園等地旅游的比例超過50%;從出游方式看,以自駕游、自主游散客為主,其比例約占95%,其他方式出游約占5%。絕大多數是以家庭聯合體為單位結對駕車出游。從旅游目的地看,紅色旅游、古城旅游、鄉村旅游備受青睞,游客約占總人數的68%
新業態聚集大量人氣。近年來,南充圍繞建設國家文化旅游度假區、著力打造江河旅游目的地目標,精心打造了嘉陵江綠道、白塔耍都、1227夜市、白土壩商圈、西巷不夜城、印象西河、相如故城、嘉陵江夜游、閬苑仙境演藝等一批“文旅+”新業態、新場景的集中展現,潮玩+國風、夜間集市、主題光影秀等豐富的業態組合和時尚潮流的文化特色,成為南充熱門打卡地和游客假日消費新熱點。特別是9月27日推出的南充嘉陵江水上旅游項目,開展的嘉陵江觀光游、嘉陵江夜游等水上觀光、水上特色餐飲、水上巴士、水上游樂、風情下午茶,以及漿板、帆船等水上運動等多樣產品和精心打造的城市露營地,受到了市民和外游客的熱捧,成為南充今年國慶旅游的一大亮點,乘游船、觀江景、看表演的游客絡繹不絕,每天乘船觀光游客達到規定上限。9月28日“盛裝”開街的高坪鳳儀灣水鎮,匯聚了餐飲、零售、娛樂、民宿、文創、非遺等多種業態,國慶期間超大規模恐龍化石展、全維法式劇場體驗、歐風服飾換裝游園、沉浸式水鎮音樂節、法式街頭藝術演繹、角色扮演NPC互動等亮點活動輪番上演,成為南充又一個現象級的“農文旅”旅居勝地。國慶期間在順慶區清暉閣舉辦的“江月清暉國潮游園會”,集漢服巡游、國潮演藝、川劇體驗為一體;在北湖公園舉辦的“國風雅韻 相約北湖”古禮拜月、文藝匯演、漢服巡演、國風集市、千燈猜謎等活動,聚集最暖人間煙火氣。同時,隨著游客的紛至沓來,國慶期間,南充市文旅部門依托“文旅+”“+文旅”平臺,發放文旅消費券500萬元,持續帶動景區、水上旅游、星級酒店及民宿、書店影院等經濟消費。
(鳳儀灣·中法農業科技園)
高品質豐富市場供給。為迎接今年國慶超長假期的到來,進一步豐富假日旅游內涵,市文旅行政主管部門根據市委市政府要求,早在今年7月下旬就召開專題會議,對豐富和活躍國慶假日文旅經濟進行了全面部署,圍繞“潮起嘉陵江·暢游南充城”主題,精心策劃和開展了“嘉陵江水上游啟動儀式”“2023南充市嘉陵江合唱比賽”“江月清暉國潮游園會”、“嘉陵江上大舞臺.有才你就亮出來”等70余項有較大規模和影響的系列文旅活動,并于9月20日專門舉辦了南充市國慶文旅活動新聞發布會廣而告之。假日期間,四川省大木偶劇院、南充歌舞劇院、市川劇團、市雜技團4大專業院團每天在大劇院、木偶劇場、六合劇場等地每天堅持惠民演出,8天共演出木偶劇《龍門傳說》、雜技情景劇《東方絲源》、引進經典舞劇《唱支山歌給黨聽》等木偶、歌舞、川劇、雜技精品劇目38場,場場火爆,讓高雅藝術走進百姓生活,現場觀看市民和游客超過8.7萬余人次。在高坪區萬達廣場舉辦的第八屆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南充非遺系列活動,打造非遺匯演、非遺展陳、非遺展銷綜合的南充非遺集市,并在現場抽取發放10萬元文旅消費券,中秋國慶假日接待游客近16.5萬人次,讓神秘非遺產品走進百姓生活。市、縣兩級文化館、圖書館全部免費開放,接待市民(游客)超過47.2萬人次。9縣(市、區)也同步開展了系列文旅活動,南部“升鐘湖國際釣魚大賽”、高坪區和美音浪音樂節、閬中南津關蜀道盛世實景演藝、營山進士文化景區漢服禮儀活動、嘉陵區首屆國學文化大典、西充縣田園賞月.國潮中秋、蓬安縣鳳求凰浪漫夜游、儀隴縣月滿中秋.情暖德鄉等活動,吸引了大批游客。
(國慶劇場惠民演出)
紅色旅游備受追捧。將帥故里,紅色南充。以朱德故里5A級旅游景區為代表的南充紅色旅游景區景點,今年深受游客追捧。不少來自廣東、北京、陜西等地的游客,或與家人、或與朋友結對走進紅色景區,緬懷革命先輩,更加珍惜今天幸福美好生活。據統計,今年國慶假期,全市7個紅色A級旅游景區累計接待游客超過53.2萬人次,創全市紅色景區接待游客量新高。朱德故里景區著力于建設全國紅色文化旅游目的地,吸引了大量游客,假日期間累計接待游客超過21.28萬人次,居全省紅色旅游景區前茅,10月3日接待游客超過3.82萬人次,接近核載最大游客接待量。西充張瀾故里景區、儀隴德園景區(張思德紀念館)、順慶羅瑞卿紀念館等紅色景區節日人氣火爆。特別是閬中紅軍烈士紀念園接待游客同比增長365%以上,是全市所有紅色景區接待游客增幅最高的景區。
(朱德故里5A級旅游景區)
古城旅游持續火爆。閬中古城作為全國保護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和春節文化發祥地、國家5A級景區,當之無愧成為南充旅游的“領頭羊”和外地游客的“追捧地”,今年國慶期間游客接待量居全省所有旅游景區第3位,全市A級景區第1位。特別是2022四川省文旅發展大會暨第八屆中國(四川)國際旅游投資大會在閬中召開,進一步提升了閬中古城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今年國慶假期,閬中古城景區累計接待游客達50.53萬人次,其中10月3日,古城景區接待游客達到10.86萬人次,成為該景區納入監測統計以來接待游客最多的一天。在最近授牌的“2023四川最受網民喜愛的網紅打卡地TOP100”榜單排名第一的蓬安相如故城景區(4A),今年中秋國慶長假期間,通過開展夜游燈光秀、漢服體驗表演等系列特色活動,日均接待游客超過1.52萬人次。同時,作為國家工業旅游示范基地的高坪區六合絲綢博覽園,每天也吸引了大量市民和外地游客光顧。
(閬中古城貢院)
鄉村旅游熱度不減。文旅融合以來,南充以鄉村振興為契機,著力打造了高坪鳳儀灣·中法農業科技園、閬中鳳舞天宮旅游度假區(五龍村)、蓬安紅豆村、南部八爾湖等為代表的一批鄉村旅游景區景點,今年國慶期間吸引了不少市民和市外游客融入大自然、親近大自然、享受大自然,品味農家風情、感受田園生活。高坪鳳儀灣·中法農業科技園日均接待游客超過1.32萬人次,閬中鳳舞天宮旅游度假區日均接待游客超過1.45萬人次,蓬安花好動物園生態觀光景區日均接待游客超過1.83萬人次、升鐘湖日均接待游客超過3.1萬人次。以前較為冷清的順慶七坪寨景區,今年國慶假期日均接待游客超過0.71萬人次。
(順慶清暉閣國潮游園會)
媒體關注宣傳到位。今年國慶期間,南充文旅市場的超爆熱度,吸引了中央和省級主流媒體的高度關注,南充文旅再度“出圈”。據不完全統計,截至10月5日,南充文旅新聞在中、省主流媒體用稿超過60條,其中在央視用稿5條,在川臺用稿23條,在中國網、國際在線、文旅中國、中國報道、中國城市報、四川日報、四川新聞網、黨報頭條、封面新聞、人民視頻、四川經濟日報等主流媒體用稿30余條,刷新了中省主流媒體平臺同期用稿記錄,為南充文旅不斷造勢,讓更多人知道南充,了解南充,增強了向往南充、旅游南充的激情。10月3日,在央視新聞頻道《朝聞天下》欄目播出的《四川南充:樂享假日 農業科技園體驗游》,報道了南充鳳儀灣·中法農業科技園的特色文旅活動和秀麗田園風光。10月4日,在央視綜合頻道《非遺中國》欄目中,全面介紹了南充的國家級非遺—川北大木偶的制作工藝。10月5日,在央視新聞頻道《朝聞天下》欄目播出的《四川南充:文藝演出節目多 游客暢游嘉陵江》,報道了南充在清暉閣開展文旅特色活動盛況。
旅游市場安全平穩。假日期間,全市文旅主管部門主動聯合安監、消防、交警等職能部門,加大對文旅市場的安全應急預案等情況的全面檢查和巡查,督促指導對違法行為的查處。市文廣旅局班子成員還分別負責聯系一個重點旅游景區,各級值班人員堅持24小時值班,開通旅游投訴咨詢電話,各旅游景區積極為游客提供優質便捷服務,全市旅游市場井然有序,未發生安全責任和游客投訴,讓市民和游客過上安心、舒心、暖心、放心的國慶假期。(向全發、楊焰君)
免責聲明:綢都在線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本網站轉載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