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南充市委市政府把南充建設成為西部內陸開放高地戰略部署,進一步提高南充市對外開放水平,11月9日,由南充市對外友好協會、西華師范大學共同主辦的中國·南充三國文化國際交流活動在云端成功開幕。市委常委、總工會主席、市科協主席方雷,西華師范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張澤鈞教授出席并致辭,市友協黨組書記、會長趙啟宣讀表彰通知。中國、韓國、日本等海內外70多名專家學者線上參與了活動。
方雷表示,舉行“中國·南充三國文化國際交流活動”開幕式,正是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一次南充行動。三國文化源遠流長,發祥于南充,歷史底蘊深厚、文化遺存璀璨,位列中華四史的《三國志》、曾任閬中郡守的張飛、享有“全國之功”的譙周等,一大批星羅棋布的三國文化遺跡遺址,為南充打造“區域文化旅游中心”提供了豐富的文化養料和寶貴的精神財富。當前,南充正在加快建設“現代化區域中心城市”,發掘、傳承和弘揚三國文化當是題中之義、應有之舉,真誠希望大家今后參與的熱情更高、交流的力度更大、研究的成果更豐碩,共同書寫南充“三國文化”新的篇章。
張澤鈞教授說道,南充是中國著名史學家陳壽故里,坐落于此的西華師范大學設有專門的三國文化研究中心、四川省陳壽研究中心,立足“三國文化”源頭,致力講好“三國故事”,潛心鑄造“三國文化”品牌。三國文化研究是西華師范大學的傳統優勢,學校組織知名專家教授長期全力支持南充文化旅游的發展戰略,整合三國歷史文化研究的力量,完成了一大批三國文獻、三國跡遺、三國文化傳承等多個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顯著成就。同時,多次舉辦或參與三國文化研討會,與美韓日等10所大學的20多位學者以及內地和香港11所大學的專家學者進行學術探討,進一步在學科建設、三國文化資源挖掘、歷史文化名人建設方面多支招、多獻策,貢獻智慧與力量。
隨后,南充市人民對外友好協會黨組書記、會長趙啟宣讀表彰通知。本次國際交流活動還對征文大賽收到的來自中、日、韓等國內外專家學者78篇論文著作進行表彰。經專家組認真審核,共評出一等獎1篇,二等獎2篇,三等獎3篇,優秀獎4篇。其中,渡邊義浩的著作《陳壽的〈三國志〉與正統之所在》獲得一等獎;金文京的著作《明建陽本“眉碼”初探——以〈三國演義〉版本為例》、中川諭的著作《關于鄭喬林本〈三國志傳〉》分別獲得二等獎;金恩周的著作《〈三國志〉對韓國的影響及遺跡》、伊藤晉太郎的著作《從“關帝文獻”的構成看其編纂目的》、肖瑜的著作《百年來出土〈三國志〉古寫本殘卷及其研究概述》分獲三等獎;蔡東洲的著作《白帝城“關圣拒婚東吳論碑”考論》、周文業的著作《三國名人墓地》、瞿正瀛的著作《千錘百煉成真金──杜小龍〈三國志裴松之注全文通譯〉舉隅》、史雙元的著作《華佗生平事跡發覆--三曹家族四個公案解讀之二元解讀》獲得優秀獎。
開幕式結束后,參加交流活動的國內外專家依次進行了大會主題報告,韓國金恩周女士、金文京先生、日本伊藤晉太郎先生、中川諭先生、中國臺灣瞿正瀛等專家學者對三國文化的發展和國際影響進行了深入研討和交流。專家們在報告中表示,此次三國文化國際交流活動有助于具有地方特點的三國文化研究走向世界,從而進一步推動三國文化的交流和各地方文化旅游事業的發展。
據悉,本次活動以“走進陳壽故里,共享三國文化”為主題,以打響“三國文化”品牌、促進民間文化交流、提升南充對外開放形象,掀起三國文化研究熱、吸引海內外人才、提高南充文化研究的吸引力,建立“中國 南充三國文化國際交流會”會址、提升城市軟實力等為目的,進一步落實“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為建設西部內陸開放高地、川東北區域中心城市奉獻文化力量。
參加線下活動的還有西華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院長、教授朱華,四川省落下閎研究會會長、教授蔡東洲,研究中心副主任、陳壽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楊小平,研究會秘書長、陳壽研究中心秘書長、副教授黃全毅,中華檔案文獻研究院院長、區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金生楊,川北歷史文化普及基地主任、圖書館副館長、教授吳曉川,川北歷史文化普及基地副主任胡曉等專家學者,以及市委宣傳部、市委外辦、市文化廣播電視和旅游局、市文聯等分管負責人。(易青海、唐敏)
免責聲明:綢都在線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本網站轉載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