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南充,嘉陵江畔的璀璨明珠,川北重鎮,文化底蘊厚重,區位優勢突出,市場潛力大,輻射帶動強。《四川省培育發展新消費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中提出將南充納入重點打造的具有巴蜀特色的區域消費中心城市。
近年來,南充市把推動文旅消費作為拉動全市經濟發展的重要舉措,著力培育文旅消費新業態、新場景。同時,通過開展“文旅消費.樂享南充”大型文旅促銷活動,以及發放文旅消費券等活動,讓文旅消費熱起來,煙火氣息濃起來。
高坪區白塔耍都“國潮風”特色街區、王府井購物中心,順慶區1227商圈夜市、南充不夜城,嘉陵區美宇白馬湖水街,閬中市南津關古鎮等一批時尚消費新去向、新場景、新商圈不斷涌現,不僅為市民提供了更好的消費體驗,也激活了更大的消費市場。
煙火氣+文化味 商業街靚起來
商業街,承載著這一城市獨特的文化與內涵。作為南充網紅打卡地1227商圈夜市,在古風古韻的街巷,可以品美食、賞美景、探風物……老年人在這里,可以穿越時光去感受那些逝去的老南充記憶;年輕人在這里,可以呼朋喚友放松地嗨玩一下。不論男女老少,在這里,都可以找到生活的樂趣。
夏日的暮色來得晚一些。7月16日晚8時許,夜幕降臨,華燈初上,1227商圈夜市一改白天里淡雅、美麗景色,一個個大紅的燈籠、一條條亮麗的燈帶全部都亮起來,流光溢彩,璀璨奪目。忙碌一天的人們迎著霓虹燈來購物、娛樂、最后享美食,慰藉自己。小吃街上,熟悉的吆喝聲此起彼伏,小吃攤前排起了長隊,炊煙裊裊,香氣四溢。各種沾串、燒烤,特色小吃滿足食客的味蕾;各色琳瑯滿目的物品,吸引著顧客的光顧;廣場上的街頭歌手唱起了熟悉的歌曲。
不久前,高坪區江東大道“四館七景”提升改造工程完成。紫色的鮮花、別致的柵欄、簡約的桌椅……走進高坪城市規劃館,館內沙盤模型、多媒體屏幕、平面展板等多種展陳方式向游客“訴說”著高坪故事。在文創產品售賣區,不少游客正在挑選印有全域旅游圖的綠色絲巾、代表絲綢文化的蠶寶寶布偶、精美包裝的“醉美橙香”茶葉等高坪特色產品。
江東大道不遠處就是霓虹閃爍、夢幻迷離白塔耍都。白塔耍都特色商業街上,30余家火鍋、中餐、烤肉特色餐飲整齊有序,60余個小吃攤位風格別致。游客們或置身其間推杯換盞大快朵頤,或品嘗美味小吃,一邊滿足舌尖上的需求,一邊與朋友、家人談笑風生。
“我們融合燈籠元素,打造國潮樹燈、紅魚巷、天幕燈籠等,讓市民感受到電影《大魚海棠》中的夢幻景象。”白塔耍都特色商業街相關設計人員說,一處處特色鮮明的打卡點,充滿了國風古韻,形成了潮流文化的聚集地,也成了市民的消費聚集區。
南充市文廣旅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樹品牌、聚人氣、促消費”,南充形成了1227商圈、白塔耍都、美宇白馬湖水街、南津關古鎮等一批文旅特色鮮明的商圈,刺激和拉動了文旅消費。
?各色活動輪番登場 激活消費市場
“這個臘肉很有特色,聞著一股柏樹的木香味,包裝也很精美,特別適合送親朋好友……”日前,在高坪區白塔耍都舉行了“人民的非遺 人民共享 把非遺帶回家”大型網絡直播活動,吸引300余萬名“游客”觀看,線上、線下銷售額達60余萬元。這是“南充非遺實景雙直播間帶貨專場活動”之一,從6月6日至11日,以“非遺+直播”、“線上+線下”聯動模式開展直播帶貨,活動整合了川北涼粉、保寧蒸饃、張飛牛肉、獅子糕、營山紅油、楊鴨子、曹氏豆干、德鄉嫂皮蛋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南充特色非遺食品類產品25個大類共52種非遺產品參與直播銷售和現場展銷,累計實現銷售額超過1.5億元。
今年以來,為進一步激發消費潛力、提振消費信心,南充市多措并舉,持續煥活消費市場,促銷活動多點開花,先后開展了“文旅消費.樂購高坪”---江東首屆文化和旅游產品推介會、2022第三屆“南充乳品節”暨特優農產品展銷會等系列活動。同時,突出“網商”優勢,開展線上消費促進活動,組織全市直播平臺開展“川工帶川貨·會員享實惠”直播帶貨、美食“云逛會”等活動,推動“百企千店線上營銷”,5月當月實現網絡零售8.9億元,其中農產品網絡零售額1.35億元,同比增長28.5%。
據了解,為進一步拓展文旅新場景、新業態,提振文旅消費,南充策劃開展了“文旅燃七月 獻禮二十大”系列文旅活動。連日來,第五屆嘉陵江燈戲暨地方戲劇藝術節、2022四川國際文化旅游節、第三屆南充國際木偶藝術周等10多項活動精彩呈現,從自然到人文,從休閑到狂歡,從市井煙火到國潮體驗,深度詮釋南充夏日玩法,充分釋放南充夏日旅游潛力。同時,為響應“川渝一家親——景區惠民游”活動,激活南充文旅消費市場,今年7月開始,南充5家A級景區將送出3萬張免費門票,并同步實施“門票買一送一”優惠活動。
文旅消費的提振也加速了全市消費品市場整體回升。2022上半年,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41.93億元、列全省第三位,同比增長2.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9個百分點,列全省第5位,較一季度回升6位。全市實現網絡交易額165.42億元,同比增長9.45%。對外貿易較快增長,全市進出口總額21.37億元,同比增長106.2%、列全省第4位。(向全發、楊曉江、羅虹)
免責聲明:綢都在線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本網站轉載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