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沒想到,高坪法院這么快就把我們村民的煩心事給辦好了”。3月28日,四川省南充市高坪區東觀鎮某村村干部王某、村民蔣某代表175戶村民向高坪區人民法院贈送錦旗并從東觀人民法庭負責人鄧波手中領取民事調解書。
2011年2月,東觀鎮某村委會與原該村4、5組175戶村民簽訂《農村土地流轉合同》后,通過招商引資,與王某簽訂《南充市高坪區東觀鎮某村農村土地流轉合同》,合同約定王某承包該村土地203畝,用于發展水產品養殖及其相關產業,流轉費按每年每畝稻谷350公斤計算,稻谷單價按當年糧食部門掛牌價格為標準計算。王某隨即開始投入生產,修建部分公路,開挖數個魚池,著力進行水產品養殖。2019年初,王某因經營不善,未能按期向該村支付土地流轉費,尚欠2019年、2020年、2021年土地流轉費及土地租金45萬余元。自2020年起,該村多次要求王某繳納租金及流轉費未果,村民開始以不滿情緒圍堵經營者和到村委會討要租金和土地流轉費。該土地流轉引發的矛盾糾紛涉及175戶村民,范圍廣、人數多、雖然涉案標的不大,但是涉及重大民生權益,東觀鎮人民調解委員會經多次調處未果,村委會將王某遂起訴到法院,請求依法裁判。
高坪法院受理該案件后,片區法官鄧波認真分析案情,以豐富的群眾工作經驗,對涉及眾多群眾利益、關系當地和諧穩定和公共安全的案件,擬定訴前調解多元解紛處置預案,會同鎮政府、司法所、特邀調解員等,利用人熟、地熟、案情熟的優勢,積極主動與村民交流溝通,表示支持村民理性維權,村民情緒得到控制。同時,向王某進行釋法明理,講明土地承包費不按期足額繳納引發矛盾風險將承擔的法律責任。經過鄧法官等人的思想疏通,村民目睹了法官為民辦實事、解難事的熱忱態度和決心,王某更為法官能夠及時幫助解決問題支持產業發展而感動,雙方就尋找解決后續租賃及租賃費履行等達成共識,經法院主持調解,王某承諾2022年4月30日前履行18萬元土地租金及流轉費,余款在2022年12月31日前履行完畢,雙方將引入合作方,共同開發經營后續合同。
?“為群眾辦實事示范法院”創建工作啟動以來,高坪法院自覺肩負司法保障鄉村振興戰略、積極參與基層治理的職責使命,堅持以提升人民法庭建設水平和司法能力為牽引,主動擔當作為,找準服務鄉村振興的法治需求,著力構建多元解紛機制,堅持和完善新時代“楓橋經驗”。通過“片區法官”“車載法庭”“假日法庭”“田間法庭”等多形式為及時滿足群眾的司法需求,走深走實為群眾辦實事。截至目前,通過司法程序審結和執行民生案件1226件,較去年同期提高了28.6%,指導、協助基層調解組織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400余個,在“為群眾辦實事示范法院”創建活動中邁出了可喜的一步。(伍勝憲)
免責聲明:亞傳網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轉載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