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漢字就是一個故事
漢字從形態到內涵
是一種獨特的文字符號
是一種形象生動的文化元素
是民族文化智慧的象征
讓我們一起跟隨孩子們的腳步
一起走進象形文字的奇妙世界
一起去探索漢字的文化寶庫......
在一個閱讀活動中,小朋友翻到一本特別的書,發現書中有許多奇怪的符號,便紛紛討論了起來……
“你知道這是什么嗎?這也是字嗎?
書里面的字看上去就像一幅畫。
這里面的“月”字就是我們平時看到的月亮。
“我在書里看過這個字,媽媽說這是古時候的人寫的的字。
“我知道,我家里也有這本書,這是象形字。”
每一個符號都是有特別含義的,那這些象形文字肯定更有意思更有趣了,我們來研究研究吧。”
帶著這些疑問,孩子們開啟了象形文字的探秘之旅……
我們的生活中隨時隨地都在接觸文字。你瞧,帶著對象形文字的種種疑問,小朋友們在用自己的方式去尋找答案……
“我在書上找到了象形文字,古時候的人最先用結繩的方法來作記錄的。”
“我在《倉頡造字》的視頻上看到了象形文字的演變過程。象形文字真的好神奇??!。”
原來古代的人在沒有文字的時候是用打結來記事的。
太麻煩了,而且過了一會兒這件事情就忘記了。
還是文字記錄最方便。
“找到文字的秘密后,我要趕緊記錄下來,明天帶到幼兒園去和小朋友們分享!”。
象形文字的演變過程
了解過漢字起源后,小朋友們對象形文字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老師,這上面的字我認識:“第一排是日”。
這個是“木”字,我看見有“木”的圖片了。
這些文字太有趣了,就像是“畫”一樣!
孩子們觀察發現:象形文字就是形象字,就是跟實際的物體輪廓長得很像的一種符號,經過幾千年一步步演變,才成了現在方方正正的漢字。
有趣的象形文字
在了解了文字的由來之后,小朋友們已經迫不及待的要開始自己的創作啦......
方法1:畫一畫象形文字
方法2: 捏一捏象形文字
?
方法3:在區域活動中,小朋友們嘗試利用不同的游戲材料擺出各種文字。
方法4:毛筆臨摹象形文字
方法5:拓印象形文字
象形文字
象形文字
超級模仿秀:
我的身體變變變
細心的小朋友也發現,自己的身體也能變成簡單的漢字,比如“大”、“十”……那么如果小組合作,又會有怎么樣的驚喜呢?
小朋友們通過協商、相互合作,選擇感興趣的漢字,運用肢體動作大膽的表現文字的特征,快來看一看這些都是什么漢字吧!
孩子們在游戲探索過程中,自主合作、探索、體驗象形文字帶來的樂趣,共同尋找更多象形文字的奇妙之處。
象形文字編故事
孩子們用稚嫩的小手繪畫出一個個象形字,創編出一個個生動有趣的小故事…….
撕名牌大戰
文字是一把鑰匙,帶領我們從遠古穿越到今天。從剛開始的認形,到逐漸理解再到運用融合,孩子們對象形字的認知不斷地加深,他們現在不但可以通過多種形式創設象形文字,還可以用自己的語言進行表述。這一系列關于象形字的探究活動,在孩子們探索中華傳統文化的路上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讓中華傳統文化深入孩子的內心,代代傳承。(李芳)
免責聲明:亞傳網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轉載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