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啻微芒,造炬成陽,為落實“雙減”和“五項管理”,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效率實現減負增效,南充市江東實驗小學通過“禮德+”課程體系的實踐探索,打破學科、課堂、學校內外界限,嘗試“禮德+STEAM”,構建新時代教育實施新樣態。
為了進一步明晰STEAM教育理念,研制學校STEAM教育目標,分學段分設STEAM課程體系,開發出高質量、有影響力的江東實驗小學STEAM系列課程,形成“禮德+”課程下的STEAM教育教學模式,本學期初在校長趙宏同志的組織下,江東實驗小學STEAM教育工作室成立。
什么是STEAM教育
在2016年教育部發布的《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規劃》中,提出“積極探索信息技術在‘眾創空間’、跨學科學習(STEAM教育)、創客教育等新的教育模式中的應用,著力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STEAM是科學(Science),技術(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藝術(Arts),數學(Mathematics)五門學科的英文縮寫,其注重跨學科學習,打破了常規學科界限,是一種在國內新興的教育方式。STEAM教育通過跨學科教育方式培養創新型復合人才,對于提升孩子的問題解決能力、創新思維、創造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工作室組成
工作室由學校唐艷、滕德懷兩位副校長協調負責,以綜合實踐、信息技術及科學教師為主要參與力量,融合語文、數學、美術、音樂等學科教師,建立的一支跨學科的綜合性項目教育教研團隊。
目標任務
積極參與STEAM教育實踐探索。結合科學、信息技術、藝術、數學、綜合實踐等國家課程,利用和統籌學校創客教育、科技創新教育、藝術特色教育等工作,積極開展STEAM育實線與探索,嘗試學科融合,開展主題式綜合課程研究。
打造STEAM學習空間。STEAM教育倡導構建靈活包容的學習空間,充分整合利用美術室、科學實驗室、計算機教室、勞動教育基地,創客空間等場地,使之成為具有時代特征、資源豐富的學習空間,增強學習者的STEAM學習體驗。
STEAM工作室三年規劃
引領教和學方式變革。通過STEAM的研究和實踐,運用信息技術手段,引領教師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通過培訓、公開課、研討課、學術報告等形式,在實踐中提升我校教師專業素養。積極探索STEAM教育師資的培養機制形成實踐經驗和技術策略。(謝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