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部三中烹飪專業的同學們在制作中秋月餅
月餅是久負盛名的漢族傳統小吃,深受中國人民喜愛的傳統節日特色美食,月餅的形狀圓又圓,又是合家分吃,所以它象征著團圓和睦,是在中秋節這一天的必食之品。古代月餅被作為祭品于中秋節所食。據說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于唐朝開始。北宋之時,在宮廷內流行,但也流傳到民間,當時俗稱“小餅”和“月團”。發展至明朝則成為全民共同的飲食習俗。時至今日,品種更加繁多,風味因地各異。其中廣式、京式、滇式、蘇式、潮式等月餅廣為中國南北各地的人們所喜食。
月餅寓意團圓,應該是明朝開始的。如果綜合明朝有關月餅與中秋節民俗的資料來看,應該能夠看出月餅取意團圓的歷史軌跡:中秋節祭月后,全家人都圍坐一起分吃月餅月果(祭月供品)。因為月圓餅也圓,又是合家分吃,所以逐漸形成了月餅代表家人團圓的寓意。
南部三中烹飪專業的敬紫萱,楊潤鴻在給月餅刷蛋液
南部三中2021級烹飪專業學生
南部三中2020級烹飪專業的學生
在這個特別的日子里,我們三中烹飪專業的老師們也在教同學們制作月餅,等到中秋放假,好把這份自己親手制作的愛心月餅帶回家里,給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嘗嘗。
2021級的何鑫靈帶著愛心月餅和家人們合影留念
我們三中烹飪專業西點馬源老師說,月餅含有豐富的油脂和糖分,受熱受潮都極易發霉、變質,所以一定要將月餅存放在低溫、陰涼、通風的地方。一般來說,月餅皮軟、水分大、易變質,最好將月餅連帶包裝盒一起放入冰箱冷藏室,食用前一小時取出,可保證它的口味。在25℃的氣溫環境下,杏仁、百果等餡心月餅可存放15天左右;豆沙、蓮蓉、棗泥等餡心月餅,存放時間則不宜超過10天;如果氣溫超過30℃,月餅存放的時間還應該適當縮短,一般不宜超過7天;至于鮮肉、雞絲、火腿等月餅,應隨買隨吃。
?把愛帶回家,把喜悅帶回家,把團團圓圓帶回家,祝大家中秋快樂!(謝君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