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讓在南留學生感受中華文化之美,在南充學習生活中更加勤奮,更加優秀,學成歸國后做中外文化的使者,給更多的國家和地區講好中國故事,也讓更多國家和地區的人傾聽中國聲音,9月16日—17日,南充市人民對外友好協會聯合西華師范大學國際學院組織開展“迎中秋 見非遺”中外青年南充非遺文化交流見學活動,共同領略南充傳統文化的魅力,增進中外青年的友誼。
市政協副主席黃雪梅、西華師大國合處處長、國際學院院長嚴曉鳳出席并講話,市友協黨組書記、會長趙啟出席,市政府副秘書長何遠彪主持總結交流會。出席活動的還有市友協副會長鄧秀珍、王興兵,西華師大國合處副處長巨燦以及中外青年教師、留學生代表。
9月16日下午,中外青年在市友協的帶領下來到閬中王皮影博物館參觀,近距離了解王皮影的藝術魅力。現場,中外青年在專業老師的教導下親自參與皮影制作,學習了解皮影制作的過程和要點,感受體驗閬中非遺項目的震古與爍今。隨后,他們還集中觀看了皮影表演。據了解,川北王皮影由王元勝創于清朝康熙年間,經王文坤改造革新,集“土”“廣”“渭”等皮影之長處,吸眾家“雕”“剪”“繪”“刻”等技藝之精要,融川北風情民俗之意趣而自成一派,至今已沿襲八代,薪火相傳350余年。皮影戲是一座文化交流的橋梁,她填充地域溝壑的距離,貫通國度文化的迥異,在文化和智慧的交流中碰撞,在時代和歷史的延伸中追尋經典。
9月17日上午,他們來到儀隴德園剪紙博物館參觀并現場體驗學習民間剪紙藝術,一走進剪紙博物館,他們就被墻上兩側懸掛的各式各樣的剪紙所吸引。有肖像剪紙題材、書法剪紙題材、藏書票題材、火繪剪紙題材,這些作品是粗中見細,細中見粗,形成了“豐滿、精巧、秀雅、淳正”的獨特風格。隨后他們親自體驗了民間剪紙藝術,在專業老師的指導下,剪出了不少作品。
下午,他們來到高坪區斑竹竹藝展示館參觀并現場體驗竹編藝術,感受竹編藝術的魅力。據了解,高坪區的斑竹竹編,是在繼承傳統竹編工藝編織法和民族文化的基礎上,借鑒剪紙、木刻、國畫的藝術表現手法,將山水花鳥、名人書畫、等用竹編的形式體現出來。純屬藝術中的藝術。同時把竹編由單一的生活用品擴展到掛屏、擺件、對聯、燈籠等藝術裝飾品,展現的內容更加豐富。其中,竹絲編《五牛圖》獲2011中國國際旅游商品博覽會特色旅游商品金獎,《九魚圖》系列產品獲第二屆中國國際林業產業博覽會金獎。
在隨后的總結交流會上,黃雪梅說,文化因交流而精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四川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大省,而南充市非物質文化遺產走在全省前列。川北大木偶、川北皮影、川北燈戲、川北剪紙“四朵金花”多次走出國門,赴法國、西班牙、比利時等國家展演,傳遞文明與友誼。此次見學活動與中國中秋節相連,與中外青年共享,目的是讓外國青年更好的了解南充文化,體驗南充生活,感知南充文明。她還說,希望大家把南充當作第二故鄉,把在南充的所見所聞所想傳回母國,和家人朋友分享你們的快樂,讓他們更愿意了解一個友好、安全、開放、和諧、文明的南充。同時,希望大家珍惜時間,刻苦學習,不負韶華,不斷推動中國和世界各國人民尤其是青少年之間友好交流、互學互鑒、共同進步。
嚴曉鳳說,南充市友協和西華師范大學傳統友誼深厚,秉持著促進中外人文交流,深化中外了解認識,促進中外民心相通的共同目標,大家共同舉辦了許多精彩的活動,收到很好的反響。今后,大家要深化合作,共同攜手讓更多的中外青年充當中外文化交流特別是南充文化的使者,讓更多國家和地區的外籍友人更加深刻地認識中國,了解南充,宣傳南充,共同為提升南充市對外開放水平,促進經濟文化社會發展奉獻力量。
最后,何遠彪表示,一是要讓外籍留學生在南充生活美好、學業有成。希望大家加強交流,建立友誼,共同進步;鍛煉能力,提升素質;刻苦學習,畢業后能為國家發展、中外友好貢獻自身力量。二是讓非遺文化成為中外青年友好交流的見證。希望大家廣泛借助QQ、微信、Facebook、抖音等現代媒體,宣傳好此次非遺文化交流活動成果,當好南充對外宣傳的大使,傳播好南充文化,講好南充故事,增進中外青年的了解互信,促進中外文化交流。三是讓南充成為對外開放的窗口。南充將以更好的環境,更優的服務,吸引更多的外國友人前來求學、觀光、旅游;市友協要積極開展不同領域、不同層級的文化交流,展示南充人文魅力,不斷提升南充對外開放水平;西華師范大學要加大開放辦學的力度,打造區域特色教育品牌。
活動中,留學教師代表、留學生代表發言,紛紛表示南充非遺文化藝術魅力無限,他們將當好使者,傳播中外友好,傳播中華文化。(唐敏、易青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