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積極響應國家有關開展大學生“三下鄉”活動的號召,四川學子給四川省涼山州彝族自治州昭覺縣、喜德縣中學學生們進行了為期一周的線上黨史教育課,通過宣講黨史課程弘揚了紅色精神和民族團結意識,本次的實踐活動帶給我深刻的感悟,堅定了我對教育的信念。
這個暑假帶給我不一樣的感受,首先是接觸到了“三下鄉”這個項目,從前期準備到后期的進行我都參與其中,雖然沒有親身給昭覺縣、喜德縣的同學們講課,但是作為整個項目的親歷者,我感到無比的自豪和驕傲。除此之外,就是和同學們的深厚情誼,由于疫情的影響我們沒能在線下開展教學,但是地域的限制也沒有削減我們對彼此的認識。我們隔著屏幕認識了彼此,在每一堂課開始前凝望對方,久而久之雖然不能說出哪位同學是什么名字,但是我已經將他們的模樣刻在腦子里。讓人感到欣慰的是同學們也提出要和我們保持密切的聯系,他們有許多的問題想要詢問我們。實踐隊員紛紛表示同意,在這樣的短時間內能被人信任和認可對我和我的隊友來說無疑是極大的鼓勵和認可。我也懷揣著期待,希望未來我們能在大學或者其他地方相見,我也想去涼山州看一看他們的教室,聽一聽他們對我們的意見與建議。第三就是我們的主題,正值我們黨百年華誕,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日子里去給涼山州的學生講述黨的歷史是非常有意義的,我們像他們那么大的年紀也有著這樣干凈純粹的眼睛,也注視著講臺上的老師聽著他們講述我們的歷史,在這樣的機會下,我已成為這樣的傳遞者。我們講述黨的成立,講述南湖的航船到承載著十四億人口的大國,我們講述黨的發展,彝海結盟劉伯承與彝族沽雞家族首領小葉丹在彝家海子邊會談,我們講述黨的當下,扶貧攻堅的“當代愚公”帶領全村走向致富,疫情中奮勇向前、舍己為人的基層干警。我們傳遞著黨就是太陽,每一個黨員都是太陽散發的光芒,在太陽的呵護下我們要茁壯成長,當某一天長成一縷和他們一樣的光芒。
這次支教活動雖然短暫,但卻是一次難以忘懷的經歷。這次的實踐活動看起來只是一次平凡的活動,但是在我看來正是一個個苔花一樣的隊伍,卻能像牡丹一樣開出巨大的花朵,在未來,或許正是我們在講課的過程中的某一個故事,某一個人物,某一句話觸動了同學們,給他們帶來更多的感受與思考,讓他們認識到人生不僅僅眼前,還有詩和遠方,在遠方有著無數的人和我們有關。我們講述黨的歷史,也借此讓他們了解到我們的國家有多么來之不易,我們所面臨的選擇和我們要承擔的責任是歷史賦予我們的。我們在未來的規劃中也應該承擔歷史賦予我們的責任,給人民、國家、民族帶去我們的貢獻。
和十五、六歲的學生待在一起,他們熾熱純粹的眼神感染著我,他們是少年少女,他們心應該向著太陽,經歷風霜雨雪的考驗,茁壯成長,落落成為大人的模樣。而未來的未來,他們也將在各個行業奉獻自己,他們或許會和我們一樣,講起黨的故事,講起南湖紅船、彝海結盟,講起我們親身經歷過的歷史,然后像我們鼓舞他們一樣去鼓舞更加年幼的孩子們,他們也有著同樣熾熱純粹的眼神仰望著我們。山高水長,我們終會相見。(李卓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