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之際,為了更好地響應黨和國家的號召,傳遞黨的偉大精神,7月17日,西華師范大學歷史學院通過線上宣講的方式為彝族涼山州自治區昭覺縣喜德中學的學生們帶來了別開生面的黨史課程。通過這次活動,不僅使我增長了見識,開闊了眼界,培養了師范技能,更重要的是把堅持志愿服務這個念頭由想法變為了實際,而且在未來也會繼續堅持下去。
筑夢啟程,道阻且長
因為是第一次參與到這種形式的志愿活動中,所以難免有些激動和緊張。經過簡單的調試設備以后,很快就見到了屏幕那頭的孩子們。雖然初次見面都顯得有些害羞和拘謹,但孩子們也都認認真真的跟我們打招呼,笑容里是滿滿的期待和純真。通過線上授課和與當地學校負責人的交流,我們才了解到,活潑可愛的孩子們看起來似乎與城市里的孩子們沒什么區別。但現實卻是“沒有老師,也沒有教材,一個老師帶六七個班,根本吃不消,愁啊,沒法子啊,他們學得太少啦,基本也只能指望孩子們自己多努力啊。所以對于你們的活動我們是大力支持的哇,能盡可能地多給他們一點不一樣的東西,也看看外面有多好,讓他們都走出去才好咧。”在見到孩子們之前,我從未想過讀書也會有如此多的困難。從小在城市里長大,上學接受教育對城市里的學生而言再平常不過了。但就像喜德中學的孩子們一樣,他們不像我們這般幸運。他們生活在大山里,沒有城市里那么良好的教育環境和教育資源,卻依然仰望星空,努力向上。青年是社會的根基和未來最重要的建設者,黨史教育必不可缺。要講好黨史故事,培養紅色接班人。我們通過宣講黨的故事,用國旗和國歌背后的故事宣揚一個不變的真理,“那就是黨和社會永遠也不會放棄他們,要他們再堅持一下,明天會更美好,今日的付出是為了明日的收獲。”用一個一個的黨員先進的事跡,傳遞著“緊跟黨走,創造美好未來”的信念。就算大山路遙且長,但未來終究可期。
前途似海,來日方長
短短一周時間,雖然每日只能隔著屏幕相見,但孩子們的真誠熱情善良依舊深深地打動了每一個實踐隊員。他們每天會激動的跟我們打招呼,會在結束宣講以后積極地跟我們互動,問問大山外面,問問學習,更多的孩子會問:“哥哥姐姐們,要考多少分才能跟你們一樣讀大學啊?要讀什么大學才能賺錢呀?”這些天真的、帶著希冀的問題,都表明了孩子們積極地向往著美好的未來。或許一時之間還無法給出明確的答案,但永遠不變的的是:“好好學習,好好努力,就能夠收獲你想要的。你們一定要堅持學習,考上大學了,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再回來把家鄉建設的繁榮富強。”短短的一周時間里或許不能改變什么,但至少,能點亮他們心里的火,是一種對黨的忠誠熱愛之火。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未來如何不可期!擁有向上的、不屈不撓的拼搏精神。黨的光輝永遠不滅,永遠光明且指引方向。”不知不覺中,離別的日子就已經來臨。縱使有再多的不舍,再多的牽掛也只能遺憾告別。也不知道未來的某一天是否還能再相見。但我將追隨,并將永遠追隨少年般的炙熱。縱有千古,橫有八荒,前途似海,來日方長。(劉鄧雨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