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值中國共產(chǎn)黨建黨100周年之際,為響應黨的號召,做新時代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擔大任的青年,西華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彝鄉(xiāng)云”暑期社會實踐隊依托涼山州當?shù)靥厣_展了愛黨愛國主題教育,以視頻會議的形式將紅色故事代代相傳。
紅色基因展現(xiàn)在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傳承紅色基因也是我們青年一代應該做到的使命與擔當。身為新時代的新青年,我們要從歷史中來,不斷借鑒歷史,開拓未來。這樣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傳承黨的精神,更好地奮發(fā)前行。
今天我們的授課地點依舊在喜德中學,一開始,孩子們便和我們熱情地打了招呼,并且開心地和我們講述他們近期發(fā)生的故事。我們在充分聆聽了他們的課堂反饋和生活近況后,進行了接下來的授課。上次授課結(jié)束后,大家對于黨和國家更加了解,對于政策也更加認可。
此次授課主講人是我們?nèi)锣l(xiāng)團隊的劉朦。劉朦主要講解了國旗的故事。我們高度重視此次課程內(nèi)容,在這次活動之前,指導老師張曉玲更是在向我們講解講課意義和經(jīng)驗時,就向我們提出了國旗和國歌對于我們每一個中國人的重要性。劉朦與當?shù)氐膶W生及時互動,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真正意義的為孩子們上好了這一課。
之后,她還與學生們分享了兩位時代楷模:焦裕祿和張富清。焦裕祿在蘭考擔任縣委書記時所表現(xiàn)出來的“親民愛民、艱苦奮斗、科學求實、迎難而上、無私奉獻”的精神,被后人稱之為“焦裕祿精神”。張富清同志在解放大西北系列戰(zhàn)斗中英勇善戰(zhàn)、舍生忘死,并被授予軍“戰(zhàn)斗英雄”稱號、師“戰(zhàn)斗英雄”稱號和“人民功臣”獎章。他們兩位英雄的事跡深深地感動了我們每一個人,讓我們感受到了時代的力量,以及每一個人扎根大地、無私奉獻的力量。
因為生活在河南,蘭考也是小時候經(jīng)常會去的地方,所以,我對于焦裕祿精神十分感動,從小就對于焦裕祿有著深厚的感情。這是發(fā)生在我身邊的故事,也是我心中共產(chǎn)黨的代表之一。以焦裕祿為代表的一批共產(chǎn)黨基層干部的精神,也永遠銘記在心。
歸根到底,焦裕祿精神的話語變遷詮釋出一種情懷:共產(chǎn)黨人只要堅守人民公仆的赤子之心,黨的工作就能永遠立于不敗之地。每個時代,我們都在歌頌焦裕祿精神,焦裕祿精神在傳承和弘揚的過程中,不斷被賦予新的時代內(nèi)涵,具有時代性特征。
但在宣傳的過程中,宣傳焦裕祿精神的話語表達無論如何變遷,而貫穿這一精神的主線始終沒有改變,焦裕祿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公仆精神永遠沒有改變,焦裕祿精神的話語變遷及其當代意蘊始終沒有改變。
焦裕祿時刻把群眾的冷暖放在心上,冒著大雪也要把救濟棉衣及時送到群眾手上。焦裕祿統(tǒng)籌規(guī)劃,站在長遠的立場為蘭考制定“先顧吃飯,后顧好看”的發(fā)展方針,不僅使蘭考擺脫了貧窮落后的面貌,更讓蘭考走上了發(fā)家致富的“快車道”。焦裕祿從不搞特殊化,對自己、對家人要求嚴格,形成了獨特的“焦氏家風”,在人民群眾中樹立了廉潔的榜樣。焦裕祿作為優(yōu)秀縣委書記、人民公仆的形象沒有變。黨的領導干部是人民的公仆,是人民的勤務兵這是永遠不能忘記的。
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黨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我們和同學們共同回憶了歷史,回顧了這些人物的故事。很開心今天能和同學們一起度過,我們共同期待著下一次的到來。(宋瑤)
——民建會員、南充市首席技師謝君憲傳播祖國傳統(tǒng)餐飲文化紀實捷克切拉格維采市市長和謝...…[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