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年波瀾壯闊,一百年風雨兼程。中國共產黨在這一百年的奮斗歷程中,遇到過許多困難,也得到過不少幫助。為了鑄牢愛國主義教育,深化同學們對黨的情誼,今天授課的主要內容便是“彝海結盟”,講述中國共產黨和彝族同胞接下深厚情誼的故事。今天連線的是昭覺縣中學的同學們。
為了確保連線的流暢,授課的順利進行,在下午團隊的所有成員就提前到達文科樓會議室,大家一起在會議室連線。同時,為了和同學們有更加深入的交流,我們團隊再增設了一個鏡頭,讓同學們能夠看見團隊的所有人,感受到真誠和重視。面對新的同學對大家來說已經沒有了第一次的緊張和局促不安,變得更加得從容,能夠及時處理一些突發情況,不至于慌亂。
今天進行講授的是我們團隊負責人王夢媛,主要講授的是“彝海結盟”的故事。在進行授課之前,王夢媛先向同學們介紹了一下我們的團隊,然后進行了自我介紹,讓同學們對團隊和授課人員有一個初步的了解,之后再進行授課。今天的授課吸取了之前授課的經驗教訓,課堂內容更加豐富,語言表述更加的流暢,可以明顯的感受到這是用心準備了的一堂課。在課堂上,王夢媛在講授的時候注重運用教學法老師講的教學方法,注意語言的抑揚頓挫,語速的快慢適中,以及同學們課堂上的情緒變化。在課堂上同學們聚精會神地聽王夢媛的分享故事,并且可以明顯的感受到在講到中國共產黨與彝族交涉僵持不下時的緊張,在果基約達(小葉丹)同意與劉伯承進行談判交流時的放松,以及二人在彝海進行結盟時的興奮激動。同學們的情緒在王夢媛的講述中發生著不斷的變化,抑揚頓挫之間,情緒變化之中,是中國共產黨和彝族同胞們深情厚誼的締結。
從彝族人民的角度出發來看彝海結盟是什么樣的呢?王夢媛在課堂上適時提出這個問題,讓同學們思考后進行回答,同學們踴躍參與。同學們答案各異,但中心思想是一樣的,他們都表示看見彝族人民能夠幫助中國共產黨很開心,看見中國共產黨和彝族人民締結友誼感到深有感觸,他們從彝海結盟開始,回憶了多年來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彝族生活的變化,讓他們從貧窮落后到現在的小康生活,能夠上學讀書、走出大山深處,有信心有能力成為更好的自己。這堂課讓昭覺縣的同學們對黨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對于鑄牢愛國主義,深化愛國主義教育有很大的幫助。在這堂課結束的時候同學們意猶未盡,并表示期待下一次的見面。
同時,在這次授課的時候有一件特別的事情,就是在我們同學分享故事的時候,這個班級的班主任老師也在教室,并且也在認真的聽我們同學的分享,并在分享結束的時候,對我們同學的分享進行了肯定。這次肯定給予我們莫大的鼓勵,激勵我們團隊不斷學習進步。
歷史與現實永遠相同,中國共產黨與彝族同胞永遠友誼長存。彝海結盟的故事與精神歷久彌新,中國共產黨與彝族同胞們的深情厚誼也一直在延續,中國共產黨成立百年之際,彝族同胞也共同歡度。
在歷史故事中尋找歷史根基,在共同努力中接續奮斗。彝海結盟結深情,友誼長存傳百年。(李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