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引導和幫助廣大青年學生上好與現實相結合的“大思政課”,西華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組建了“彝鄉云”暑期社會實踐隊,以“黨史教育詠流傳”為主線通過線上云支教的方式,深入涼山州喜德縣中學,為學生們帶去生動、精彩的黨史課程,傳承紅色故事。
在本次的黨史教育宣講活動中,彝鄉云暑期實踐隊以中國共產黨的發展史為主線,延伸到中國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給喜德縣中學的同學們上好了思政課,也鍛煉了身為師范專業學生的師范技能。
在開始講課之前,團隊成員們進行了詳細的分工,有的人做課件,有的人收集故事素材,有的人準備講課,各司其職,在進行初步的準備工作之后,成員們將各自所準備的材料上傳到群文件中,進行復盤,以保證團隊成員所設計的講課內容、課件、講課環節等是符合當代中學生的身心發展狀況的,同時,反復核實其所收集的材料是否符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否有助于加深學生們對于黨的認識,是否對于樹立學生們的三觀起著幫助作用。
在講課的過程中,團隊成員們都懷揣著激動、興奮、喜悅還有一些未知的心情,以第一次講課為例,一方面,因為是第一次見到喜德縣中學的學生們,第一次給他們上課,團隊成員們難免會有些激動,未知的心情也是因為第一次給學生們上課,雖然我們已經預想過了可能會發生的種種情況,心中也有著自己的Plan B,但還是對講課充滿著未知,另一方面,看到同學們一張張青澀的臉龐,感受著他們的青春活力,就像是看到了全中國的青年們朝氣蓬勃、積極向上的狀態,團隊成員們為之感到喜悅。
在講課結束之后,許多同學通過聯系員將小紙條、信件以照片的形式傳給團隊負責人,他們的文字中飽含著真誠,使團隊成員們深刻地領悟到了本次三下鄉活動的意義以及日后當老師的意義。三下鄉活動的開展不僅僅是為了完成任務,更是使團隊成員更進一步與學生交流,他們在傳承紅色文化的同時,鍛煉了自己的師范技能,更重要的是還在學生們的心中播種下了希望的種子,團隊成員們以黨史宣傳教育鼓舞喜德中學的學生們努力學習、奮發向上。
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是高校人才培養的有效途徑,這次活動鍛煉、提高了團隊成員的綜合素質,對他們日后的學習和工作起到重大鼓舞作用。(劉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