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工作是立校之本,是教學的核心工作。“一個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才能走得更遠”。教師個人的專業化發展,離不開整個集體的研討、交流和分享。
為了更好地提高各學科的教育教學水平, 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南充市儀鳳街小學每周二、 周三上午,都會組織形式多樣的校本教研活動。活動按學科分教研組進行。各教研組或打磨優秀課例,或進行單元備課研討,或同賞優秀錄像課,或分享外出學習的感受,或交流自己日常教育教學的想法......
藝體組
《兩只老虎》是小學二年級下冊音樂課本中的一篇,是以輪唱歌曲的要求出現的,趙婭軒和雍大麗兩位老師卻同課異構、老課新上,帶來了兩堂別開生面又發人深思的音樂課。課后,藝體教研組的老師們分別從教學生識譜、寫譜、發聲方法指導、情感共鳴等角度高度評價了兩位老師的課,給年輕老師提供了非常好的示范。
數學組
平時的教學好比“栽活一棵樹”,總復習好似“育好一片林”。復習課是教學過程中一種非常重要的課型,對夯實學生的基礎、培養和提高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基于此目的,全體數學老師齊聚在多媒體教室,進行期末復習教研活動。大家覺得,復習時應該遵循針對性、系統性原則,按憶、梳、析、練、測五個步驟進行,在復習中要以學生、課本為主,以練習、能力培養為主,充分體現“有講有練,精講多練”的原則。在課堂上給學生練的習題要精,練的方法要活,練的時間要足,訓練也應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由簡到繁。要讓學生加深對知識獲得的過程的理解,能舉一反三,活學活用。
語文組
近期,該校四位青年語文教師參加了為期3天的專業培訓學習,她們都收獲頗豐,借教研的機會跟大家分享交流。在她們繪聲繪色的講說中,重現了鮮活生動的案例,為我們開啟了一扇扇緊閉的大門,展示了一幅幅雋美的畫卷,讓人耳目一新。原來教學是一門“活”的學問,教學是真真切切、扎扎實實的藝術。老師們從閱讀課、童話課、文言文、小說、習作課、古詩課、吟誦課等不同題材的教學課堂為大家帶來的小學語文統編教材語用實踐課堂的新樣態、新探索。這大大地激勵和鼓舞著所有老師們沿著課改的方向,大膽探索,努力實踐!
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動,猶如一個充滿磁性的磁場,將老師吸引到一起,一同經歷著、感悟著、成長著、快樂著。每一次教研活動,校領導都會全情參與,在這種力量的感召下,大家也變得更加積極,教研氛圍更加濃厚。
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動,更為老師們更新觀念、業務切磋、相互學習和提升自我搭建了一個堅實的平臺。同時也增強了學校老師們的團隊意識,使教學更具魅力和感召力,讓校本教研真正服務于教學、受益于學生。(楊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