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人榮獲省級及以上大獎,88人獲得市級大獎……近日,南充十一中附屬小學傳來喜訊,該校學生參加全國青少年閱讀風采展示活動英語競賽獲得多個獎項。
?
近幾年,南充十一中附屬小學成長迅速,學生臉上笑容洋溢,健康陽光。2019年,南充十一中附屬小學組織了100多人參加市航空航天模型錦標賽、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校園藝術節繪畫、書法、攝影、手工等比賽,20余名學生的作品奪得一等獎,學校榮獲優秀組織獎。這所學校有什么成功秘訣?筆者帶著好奇走進學校。
校園文化突出“幸福” 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走進南充十一中附小,教學樓二樓的主題宣傳語映入眼簾:學習是幸福之本!據了解,該校的校園文化以“幸福”為核心,教學樓5層,每層突出一個中心,分別是“習慣與幸福”“學習與幸福”“健康與幸福”“美德與幸福”“才藝與幸福”,其相互關系為:健康是幸福之基,習慣是幸福之友,美德是幸福之魂,學習是幸福之本,才藝是幸福之花。
二樓的主題墻上,寫著學校校長寄語:同學們,附小,給你一種文化,讓你感受;給你一些時間,讓你發展;給你一個舞臺,讓你展示;給你一些機會,讓你創造;給你一份期待,讓你成長;給你一種習慣,讓你卓越;給你一份積淀,讓你的追夢之旅更加穩重而深遠。
在沒有升學壓力的小學階段,同學們該如何學得舒心,并在學習中享受幸福呢?筆者注意到,該校有一個“幸福素養”課程結構體系,構成一個完整的教育鏈。
除此之外,結合學校實際,南充十一中附小還不斷探索,在開齊開足國家課程的基礎上,開發適合學校實際的特色校本課程,創設學生全面成長的實踐活動課程,逐步構建起“規范化的國家課程、特色化的地方課程、個性化的校本課程‘三位一體’的課程體系”。既保證了課堂的高效,又促進了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
筆者在教學樓轉了一圈,發現貼在墻上的課程表,與很多學校的都不一樣,如一年級學生的課表有15門課程,多數課程都是學校開發的,比如有英語視聽、心理健康、健美、跳繩、生活等等。
南充十一中校長易延發介紹,學校每周保證有4節英語課,還專門開設了英語視聽課,以訓練孩子的聽力和口語,從而為學生初中和高中階段學習英語打下良好基礎。在學完人教版教材的基礎上,學校五至六年級學生還增加一套《劍橋英語》(青少版),通過這套教材的學習,讓學校的小學畢業生們英語水平能夠達到初一學生的水平。
此外,針對未來社會對人才素質的要求,學校還開設了近20門培養學生興趣愛好的選修課程。除了每天上午傳統正課,下午幾乎全是選修課程。諸如音樂、美術、健美、書法、機器人、小小科學家、舞蹈、棋類、陶藝等。學生們在“課程菜單”上自由選擇,以走班的形式自由學習,從中找到自己感興趣的課程定位。
難怪,家長們都說,學生在南充十一中附小讀書,素質提升更快,發展也很全面。
探索心中的好奇 助學生找到興趣
南充十一中附小有國際標準的足球場,有400米國際標準塑膠田徑場、標準籃球場、五人制足球場、乒乓球臺、羽毛球場、排球場等,孩子們放松心情有了很多好去處。
多年前,南充十一中附小與巴西的教育機構聯合開辦的“巴西南天足球學校”在該校掛牌,這所足球學校由巴西教練執教。之后,南充十一中附小又聘請西班牙歐足聯B級教練到學校執教,表現優秀的隊員將直接送到西班牙皇家馬德里瑪爾貝訓練營封閉訓練,有望成為職業球員。該校充分依托學校優越的場地條件與優質的師資力量,培養了不少足球“好苗子”,被評為“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
“玩得開心”是南充十一中狠抓教學質量的“秘密武器”。在該校看來,小學階段的學生學習成績如何,關鍵在于學生的學習興趣。而學習興趣不完全來自于天賦,很大程度上還在于后天培養,特別是小學階段。
南充十一中附小校園里,處處都是鮮花盛開的美景,芬芳四溢。花園式的校園中建筑物大氣磅礴,現代化的計算機室、多媒體室、鋼琴房、舞蹈練功房、美術室以及書法室等功能室完備,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提供了優良的硬件設備。
同時,學校鄭重向家長承諾“三不”和“三還”。所謂“三不”指一不給家長添麻煩。學生所有的作業全部在課堂上完成。假期也主要布置社會實踐方面的作業。二不給學生增加負擔。學校嚴格按照國家規定限制學生的作業時間,課堂上學會了就不再讓學生做無意義的重復勞動。三不給未來留遺憾。學校全力實施素質教育,全面發掘每個學生的潛力與天賦,再因材施教,讓每個孩子的臉上都寫滿自信。所謂“三還”就是把健康還給學生、把興趣還給學生、把快樂還給學生。
最讓孩子們開心的則是“快樂周末”。學校利用周末時間開設各種興趣班,足球、武術、機器人、象棋、豎笛、畫卡通、健形體、踢毽子、做科學小實驗、玩陶泥,每個孩子都能找到感興趣的活動。在老師的帶領下,大家玩得盡情盡興、不亦樂乎。好的教育,就應該這樣讓孩子們釋放自己的天性,探索心中的好奇,繪出眼中的多彩,還原童年的意義。
科學規范管理 為學生提供全程關懷
南充十一中附小實行學生寄宿制管理,學生全部住校,有專門的生活老師,像媽媽一樣手把手教會孩子生活常識。每學期開學都會進行軍訓,以培養孩子們的自理能力,經過半學期的培養,孩子們都能夠自己打理好個人內務。
如今,不少學生家長為了生活,選擇外出務工。學校借助網絡技術支持,開通了優教通教育平臺。有了這樣一個平臺,學生家長們哪怕身在千里之外,也能通過手機視頻,隨時觀看孩子在教室的上課情況。同時,也可以與老師互動,了解孩子的表現。
學校針對學生的寄宿實際,在學習、活動、生活、安全等方面制訂了一套科學規范的寄宿管理制度,提供全程關懷、全優服務。每班都配備有專門的生活指導老師,精心照料孩子的日常起居。
走入學生公寓,視野豁然開朗:寬敞明亮的寢室,配有衛生間和盥洗室,空調、熱水器、衣柜等一應俱全。學校醫務室24小時提供醫療、保健服務。
寄宿生活給孩子提供了規律的作息時間,確保孩子睡眠充足。一項調查顯示,寄宿學校的學生學習精力特別旺盛。通過老師們的培養,他們大都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自主學習能力強。同時,在與人交往合作中,養成自信、大方、勤學、善問、敢說的品質。
“明廚亮灶”工程 讓學生吃得放心
“吃得放心”是學校保證學生健康成長的關鍵詞。學校供學生們就餐的兩個學生餐廳面積達6000多平方米,可容納近5000人同時就餐。
中午進餐時,筆者看見每個班的孩子排好隊,在班主任老師的帶領下,整整齊齊地走到食堂排隊打飯。食堂工作人員的面前擺放著七八個菜盆,每個孩子手中一個餐盤,可以自由選擇想吃的菜,一般的孩子都會選三四樣菜,合理搭配飲食,實現營養均衡。食堂每個座位上都貼了一個標簽,寫著孩子的名字和班級,保證就餐有序。一切都是那么井井有條,和諧自然。
學生食堂率先在全市實行“明廚亮灶”工程,每個操作環節都顯示在餐廳大屏幕上,盡收眼底。同時,學校也率先實行食品快檢,每天采購的食材都要通過檢測后才能入庫使用,保證食材的衛生安全。
校園里,學生洗衣、理發等生活配套設施齊全便捷,學生不出校門,很多事情就可以輕松搞定。在家長們心中,該校確實是名副其實的“環境美、校風好、學風濃、管理嚴、質量優”的好學校,是孩子們快樂成長的幸福樂園。
?南充十一中附屬小學在“管理保證、提升質量、特長教育、全面發展”的教育思想統領下,以“快樂生活,幸福成長”為辦學理念,極力倡導教育的人文化、人性化,追求在教育、培養和發展上達到和諧統一、美好幸福,將“為普通家庭培育出不普通的孩子,為平凡學子鑄就不平凡的人生”作為教育目標,致力于打造成川東北一流名校。(伍羅文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