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加強南充市西河路小學與汶川縣漩口小學手拉手、心連心的“結對共育”常態化,加深兩校的聯系和友誼,6月2日,南充市西河路小學一行在校長汪莉萍的帶領下,赴汶川縣漩口小學開展“手拉手·心連心·民族團結一家親”的送教活動。
慰問篇 —關愛無限
此次到汶川縣漩口小學,汪校長一行給漩口小學的孩子們帶來了名著、文具盒、馬克筆等學習用具,表達了西河路小學全體師生對漩口小學孩子們的關心;她贊揚漩口小學在王校長的帶領下,孩子們行為有禮貌,老師們工作很敬業;希望孩子們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努力學習,懂得感恩黨和政府;祝福孩子們好好學習,健康成長,將來成為有用的人才,為建設祖國貢獻力量;希望兩個學校永遠手拉手、心連心,共同進步。
授課篇—師生共舞
該校三位年輕教師分別呈現了語文、數學、英語三節精彩課堂教學。老師們親切的語言,精心的設計,循循善誘的引導,耐心細致的講解,生動有趣的課堂活動,讓孩子們收獲滿滿。
蘇利老師執教統編教材三年級下冊第13課《花鐘》,她基于“語言的積累與運用”閱讀教學的大前提下,通過觀察與發現找到不同花兒的特點,通過觀察花兒的顏色、形狀、姿態,并提供大量的描寫花兒姿態的詞語,讓學生嘗試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寫花兒開放的特點。最后,讓學生發現這段文字的規律,找到背誦的方法,層層遞進。這堂課,不僅讓孩子們知道了語言積累的重要性的,還感受到了學習的美感與快樂。
王梨力老師執教統編教材五年級下冊的綜合運用《打電話》,她從打電話的方案由低層次的“逐個通知”,到較為常規的“分組通知”;從“平均分組”到“分組可以有不同”;從“老師,組長同時打”到“每個接到通知的人都同時打”。方法從低層次到最優化,其“逐步優化”的線索清晰明白,從而達到“資源共享,有效互動,促進生成”之目的。同時她也為學生留出了較為充裕的思考與實踐的時間,讓學生有獨立思考或小組合作的解決問題的辦法,并鼓勵學生多種思考解決問題的路徑。王老師努力搜集和捕捉學生中好的資源與好的問題,呈現各種資源,因此才有了學生多種精彩的方案設計與層層遞進的問題呈現。
劉瑞雅老師執教的PEP人教版三年級下冊《 Unit5 Do you like pears?》課堂以一段有趣的歌曲動畫導入,讓孩子們快速地投入到課堂中。隨后劉老師利用被遮擋的餐盤,在激發孩子們強烈好奇心的同時回顧了食物類詞匯。通過幫助我們的老朋友Zoom填飽肚子的過程引出本堂課的新單詞,同時以聽音,跟讀,書空等多種方式練習鞏固,使孩子們的聽說讀寫都得到了充分練習。劉老師在授新的同時也將舊知就行了融合,將水果與顏色結合,利用思維導圖的形式使新知與舊知結合,使優生更優。課堂采用小組比賽、拯救白雪公主等趣味橫生的游戲,使孩子們在快樂中學習,在學習中進步。
交流篇—研討提升
漩口小學充滿書香氣息的會議室里,座無虛席。南充市西河路小學送教的三位老師分別從教材的解讀、課堂設計、執教理念三方面對所教的課例進行了說課。
漩口小學的老師們積極發言,對三堂課作了專業、中肯地評價,充分肯定了三位年輕教師三節課帶來的課堂脈搏和理念精華。
兩校領導達成共識,從新理念的視角提出了美好的展望,商定了今后交流互動的前進方向與立體方法:實踐與理論相容,角度與方法并生,發展與提升共贏!大家感觸頗多,受益匪淺。
“往日可鑒,來日可追。”
此次慰問送教活動雖然短暫,但為老師們提供了一個互動交流的平臺,是兩校多年共創共建情誼的延續。
每一次的送教就是一次心靈的溝通,也是愛的傳遞,讓愛在最美的六月絢麗綻放!(蘇利 張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