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我們走進位于四川省南充市高坪區江陵鎮的鳳儀灣中法農業科技園,只見遠方丘陵青翠綿延、大小湖泊星羅棋布,美不勝收。萬畝桃林萬畝紅,已經進入成熟采摘期,果農正在加緊采摘供應市場。由四川嘉陵江鳳儀灣農業開發有限公司主辦的國家桃產業技術體系示范基地授牌儀式暨中法農業科技園新桃品鑒會在此舉行。省農業農村廳、省農科院、市文廣旅局、市科技局以及高坪相關部門、合作方參加活動。
會上,省農科院分別向鳳儀灣公司授予“國家桃產業技術體系成都綜合試驗站南充鳳儀灣示范基地”、“四川省農業科學院園藝研究所特色水果專家大院”牌。緊接著,鳳儀灣公司與前來參會的水果經銷商簽訂合作協議。
據了解,此次活動旨在與省農科院開展特色水果新品種新技術集成與創新、高效栽培示范與應用推廣,共同探索特色水果科技示范基地及相關配套技術體系的建設,打造鳳儀灣特色農產品牌。通過鮮果品鑒、采摘體驗等營銷活動,宣傳現代健康生活理念,凸顯鳳儀灣品質鮮果特色,做好宣傳推廣,形成口碑傳播,構建“中高端商超+直銷訂單+電商+采摘”的多元銷售體系。以示范基地授牌為契機,以品鑒會活動為載體,宣傳生態農業和綠色種植等中法農業科技園的科技價值、健康理念,塑造鳳儀灣·中法農業科技園整體品牌形象。
據介紹,中法農業科技園項目總規劃面積3萬畝,一期規劃建設面積1.7萬畝,總投資近40億元(含政府投入配套建設),主要建設鳳儀灣生態濕地農業區、歐盟循環農業區、法式康養水鎮三大功能區域,并圍繞園區實施交通環線、鄉村振興和市政配套等項目。其中,園區種植有3000畝紅玉,黃肉桃,早脆,春美,黃肉油桃等伏季水果現已成熟。除此之外還種植了30畝有機水果與食用番茄,番茄收獲期將于同年9月持續至次年6月,占地100畝的智慧農業科技示范基地正演繹“加速度”。同時,自2019年園區正式對外開放迎客起,目前接待游客量達100余萬人次,綜合收入達2000余萬元。
農旅融合是實現產業融合的新手段,要達到“1+1>2”的效果,就需要在整個過程中做到高起點統籌規劃、高標準建設打造、高質量管理運營。
據悉,南充中法農業科技園將秉持“科技興農、品牌助農”理念,立足四川農業基層,站位現代農業高位,履行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社會擔當,充分發揮國有企業的資源和資本優勢,加快構建農業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努力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為現代農業農村現代化和鄉村振興發展作出應有貢獻。
“按照“生態優先、以農為本、市場導向、突出特色”基本原則,立足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戰略定位,突出農耕文化,裝扮美麗田園,愛護農業生態,保護傳統村落,鼓勵創新創造,重點打造都市城郊和鄉村休閑農業,促進農業與旅游、教育、文化、體育、健康、養老等產業深度融合,推動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提檔升級和快速發展。”市文廣旅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歐陽唯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