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單說“人”字,是有正反陰陽的和諧相互支撐,方才為人。雖由一撇一捺組成,但卻說明一個道理,相互支撐,和諧則生。有自己,還要有別人,有別人才有自己,有索取,還要有貢獻,能貢獻,才能有所獲。
特別是來自下面的一捺是由自己的自發內力產生,別人看不見,但是卻支撐著別人。
這個“人”字的成形又是在為寫字的主人負責的。它們在一起,就是在為主人表達了“人”這個意思功不可磨,“吃得虧才打得攏堆”,否則,相互什么也不是。
再說“性”字,“性”是心生也。心生一念,是惡是善,全在一個人的受想行識,刺激反應。
本來一個人的出生到來是不需要“貪嗔癡慢疑”的。其父母在還沒有交媾產生受精卵的時候就準備給予文明奉獻了,讓其不帶半片衣、不帶半瓶奶而來,自己沒辦法行動,衣、奶、房屋,甚至媳婦都準備好了。其目的是讓其長大,服務自己貢獻社會,延續香火。給自己付出的父母養老送終,年節付出一把香火。同時,自己在索取父母以及社會文明奉獻時,以此理服務子孫,報效社會,延續社會。以此理來堅守社會生存發展的哲理一一文明奉獻,執行“仁義禮智信”。
這才是真正的人性。
無所謂善,其索取是自己無能,別人文明奉獻的。這里有一個前提條件,社會共識,勤勞誠信,服務自我時,還需貢獻社會。
無所謂惡,因為在其成長起來后,要依靠自己的勤勞誠信照顧父母,服務社會,撫育子女,延續香火。
當然,一個人來到世界,因為其精神世界格局大小,生存能力的大小,經過一個過程后會呈現出千差萬別的結果來。有人未生而死,父母之努力失敗;有人不能服務自我,父母社會得一生為之付出;有的人有功有過,經歷了一個活著的過程;有人不僅照顧好自己,還照顧好父母,服務好了社會,有大圣人的能力。
有人自私自利,“貪嗔癡慢疑”叢生,野蠻掠奪財富,對父母、社會,甚至自己發脾氣,使個性,成為災難,就是在犯罪。這些就是沒有尊重自然規律,和諧萬物的人性缺位。
從這些千差萬別的結果中理出個頭緒來,居中理性的人性是:和諧,尊重萬物,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勤勞誠信,節儉有禮。堅守“仁義禮智信”,又不“貪嗔癡慢疑”。快樂生活,延續社會,則會形成極樂大同社會。
此乃圣人之道,也為君子之道。
自從人類能夠直立行走,可以望見未來可能的坎坷危險以來,就不斷為自己設防,就產生了不盡貪欲。勞神費力,囤積聚奇,追求金錢名利財色,折磨自己,耗費別人,浪費社會,形神枯燥,快樂全無。成長起來以后,受到錯誤理念“優勝劣汰,物盡天擇”影響,就因唯物,只追求物質財富的索取,不斷依靠高科技制假造假,野蠻掠奪,既不能報孝父母,更不能尊重天地自然。同時恃強凌弱,掠奪兄弟姊妹萬物。世界唯物,缺乏德性控制,讓自我與世界盡毀。
貪欲不盡,德不配位,天必誅之。
其人性之惡,乃時序運轉而成。
識時務者,必會自省改之。不為別人,只為自己。如同防疫,戴口罩隔離自己就是利己利他利社會的大好事。而不如此的人必受社會批評,一旦染疾,自死無疑。如在社會公眾共識面前觸及刑律,必被判罰。黃世仁債主與楊白勞債務的關系就在于黃世仁一開始就心存的人性之惡受社會廣泛唾棄。
疫情,正讓人類社會普及哲理。文明自覺的人性社會,善行天下,大同世界。(戴仕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