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為人、治家、興國的根本,是學生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優秀品質。為大力弘揚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思想觀念,堅決杜絕奢侈浪費、互相攀比現象,努力使勤儉節約的美德在校園中蔚然成風,南充市江東實驗小學開展了“勤儉節約是美德”主題教育活動。
發放勤儉節約倡議書,加強家校共育。
學校發放“勤儉節約是美德”倡議書,加強學校與家長的聯系,爭取家長的積極支持與配合,共同教育和幫助學生養成勤儉節約的良好生活習慣。
勤儉節約 杜絕浪費
倡議書
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對制止餐飲浪費行為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餐飲浪費現象,觸目驚心、令人痛心!盡管我國糧食生產連年豐收,對糧食安全還是始終要有危機意識。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帶來的影響更是給我們敲響了警鐘。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家家戶戶的傳統。我們每一位公民都應該樹立正確的節約觀,爭做勤儉節約的模范,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崇尚節儉,改掉不良陋習,做到“以勤養志,以儉養德”,做到互相提醒,杜絕鋪張浪費,為此,我校向全體師生及家長發出如下“節約五個一”倡議書:
1.節約一粒米:不挑食、用餐時吃多少取多少,不剩飯菜,不浪費糧食。
2.節約一滴水:及時關閉、關緊水龍頭,提倡自帶水杯喝開水,學會利用廢水,發現節水小竅門。
3.節約一度電:不開無人燈,養成隨手關燈、關電扇、關電視的習慣,合理使用電器,用后及時關閉或切斷電源。
4.節約一張紙:作業本、筆記本要用完,不亂撕、不亂扔,建議雙面書寫和打印,少用一次性紙巾。
5.節約一元錢:不攀比,不亂花錢,節省零用錢,制定自己的生活計劃,不向家長提不合理要求。
“溫飽不忘饑寒,豐年不忘災年,增產不忘節約。” 節約是一種美德,節約既是品質的表現,更是每一位公民的責任和義務。讓我們共同努力,珍惜糧食,為緩解國家糧食壓力盡自己的綿薄之力。讓我們同心協力,拿出實際行動,從現在做起,從點滴做起,讓勤儉節約、杜絕浪費內化為自覺,外化為習慣,讓我們每個人都成為勤儉節約、杜絕浪費的堅定踐行者。
南充市江東實驗小學
2020年8月20日
開展豐富多彩活動,營造節儉好氛圍。
圍繞“勤儉節約是美德”主題,學校充分利用LED大屏、校門顯示屏等,加大活動宣傳力度,擴大活動影響力。同時,在全校范圍內開展富有特色、豐富多彩的活動,努力營造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的良好氛圍。
低年級的小朋友拿起手中的畫筆,繪制了《節約用電,人人有責》《節約糧食,從我做起》《節約用電,低碳生活》等主題圖畫,讓勤儉節約意識入腦入心。
中高年級孩子制作了勤儉節約手抄報,從節約用水、節約用電、節約糧食、節約用紙、保護環境等方面,號召大家樹立勤儉節約為榮、鋪張浪費為恥的良好意識,爭做勤儉節約好標兵。
高年級的同學們還以《勤儉節約,從我做起》《節約為榮,浪費為恥》《節約用錢不攀比》《勤儉節約,杜絕浪費》《靜以修身,儉以養德》等為題,撰寫勤儉節約征文,號召大家杜絕大肆浪費、追求享受、大擺闊氣的現象,營造勤儉節約、奮發向上的校園風氣。
尋找身邊“節儉少年”,勤儉落實于行動。
開展“校園節儉月”活動,并尋找身邊的“節儉少年”。落實“光盤行動”,杜絕舌尖上的浪費,最大程度減少餐桌上的浪費;落實“節紙行動”,倡導雙面用紙,鉛筆橡皮要愛惜,少用一次性簽字筆,用過的本子,學過的書有價值的要整理收集,無價值的積累一定數量后當廢紙出售;落實“節電行動”,放學時要及時關閉電器,白天光照良好要及時關燈;落實“節水行動”,及時關閉水龍頭,水龍頭損壞滴水要及時報修,杜絕“長流水、長明燈”現象,等。同時要求學生把勤儉節約活動延伸到家庭,以自己的行動宣揚勤儉節約的美德。
艱苦樸素牢牢記,勤儉節約代代傳。通過此次活動,全校師生進一步增強了勤儉節約的意識,把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切實貫徹落實在實際工作和日常學習生活中,使之成為一個習慣,成為一種文化,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線。(陳永 徐慧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