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西華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情系彝鄉,愛國教育 ‘史’中來”實踐隊通過線上授課的方式為涼山彝族自治州喜德縣民族中學的初一同學進行紅色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的調研實踐。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99周年,紅色文脈跨山海,愛國情懷啟未來。實踐隊經過多番選擇,最后將實踐對象定位在涼山彝族自治州喜德縣的學生,并結合其民族特色將授課內容分為勇立潮頭-黨的成立、風雨同舟-彝胞情誼、揚帆起航-國歌國旗、披荊斬棘-抗擊疫情四個板塊。
經過我們前期充分的調研與分析,整理出的學情調研報告顯示涼山彝族自治州的中學生對于中共黨史的了解還不夠深入,對于本民族的光輝歷史還有待發掘。因此我們在課程內容上更多的展現了中國共產黨的光輝歷程以及彝族同胞在共產黨發展歷程中的卓越貢獻。
錦瑟萬里,虹貫東西。
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從一艘南湖紅船走向遠航巨輪,帶領億萬中國人民走向富強的大道。自1921年革命的星星之火在南湖紅船上點燃之始,一代代共產黨人前赴后繼、英勇奮斗,與人民群眾同甘共苦,在時間的洗禮中取得了輝煌的成就。步入新時代,無數共產黨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無論是抗“疫”前線還是脫貧攻堅,他們都沖鋒在前,發揮著榜樣作用,詮釋著新時代共產黨員的責任與擔當。
廿茲在茲,共赴華章。
本次暑期社會實踐課堂以紅色文化講授、家國情懷的傳遞為媒介,鼓勵青少年朋友們將視野聚焦到自己身邊的黨員榜樣,認識到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歷經的滄桑與新生。同時,引導同學們關注革命征程、改革開放、脫貧攻堅、疫情防控等各項時代主題,拒作浮萍,在時代的大潮中扎下根去,厚植家國情懷,勇擔時代之責。
歷久彌新,矢志不渝。
西華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情系彝鄉,愛國教育“史”中來”實踐隊全體隊員在利用專業特色志愿服務前沿學思踐悟總書記回信精神,在抗擊疫情、共克時艱的背景下厚植家國情懷,正努力做到“讓青春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絢麗之花”。(侯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