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喜歡寫詩、創作散文的人,一定是一個熱愛生活、喜歡閱讀之人。談起對閱讀的喜愛來,彭小平興致勃勃:“我出身貧寒,從小生活在農村,是讀書讓我走出農村,改變了命運。參加工作后,我不打牌、不打麻將,空閑時間多,最大的愛好就是閱讀。就連我的母親,也是閱讀愛好者。我的母親沒受過教育,她本不識字,但她很聰明也很刻苦,在我的兒女們上學的時候,她一邊照顧孫子孫女,一邊跟著學習,在五十歲左右通過自學實現了無障礙閱讀,識別電視上的字幕、閱讀書報都沒有問題。”
南充民建會員彭小平是南充市政協常委,南充市民營企業家協會會長,南充市詞賦學會主席,四川散文學會理事,現在經營著一家房地產開發公司,一家酒業公司,一家文化傳播公司,系知名企業家、儒商。在創辦前村文化傳播公司以來,他率先開通自己的個人微信公眾號。在他的公眾號上,我幾乎每天都能看到他推出自己的詩歌、散文作品,產量大效率高,內容涉及范圍廣,文筆優美感情細膩,不由在心中默默吐槽:“他怎么能這樣精力旺盛,文思敏捷啊!”也曾有朋友打電話問他:“你不是一直搞企業嗎?怎么突然轉行當作家了?”
每次見到彭小平,他總是衣著整潔,頭發梳得一絲不茍,言談舉止彬彬有禮,不驕不躁不卑不亢。“讀書可以陶冶情操。上學的時候我最喜歡讀文學類書籍,在書中我體會到陽春白雪的美好,對詩詞唱和、散文精致以及真善美的事物心生向往。也就在那時,‘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成為了我一生為人處事的座右銘。”
“一副好口才,一篇好文章,體現著一個人的修養,也可以幫助你更好地與人打交道!好口才如周恩來、鄧小平就是我崇拜的偶像。有錢人可以用錢辦事,無錢的人靠能力、才華、智慧去贏得別人的好感,去成就自己的事業。”談起自己讀過的書,彭小平如數家珍:“我剛從學校畢業時,最喜歡讀的是《演講與口才》。后來我廣泛涉獵政治、經濟、文化、法律、管理、藝術、禮儀、美學方面的書籍,甚至心理學方面的書籍。”
“學習知識,就是積淀財富。”1991年,彭小平決定從公司辭職單干。他決定在成立自己的公司之前,先要為自己充電。于是,他前往南充市工人文化宮辦理了閱覽證,進去后才發現書少內容單調,根本無法滿足他的需求。于是,他找到了西華師大圖書館的劉副館長,誠懇地提出了借閱書籍的請求。學校的閱覽室只對學生開放,不對社會人士開放,劉館長拒絕了他的請求。第二天一早,他又跑去找劉館長。看著這個鍥而不舍、求知若渴的年輕人,劉館長心生感動,破例為他辦理了一個沒有封面的閱覽證,告訴他:“你是唯一的一個擁有我校圖書館室閱覽證的社會人士,與學生是有區別的。”雖然看著劉館長桌上的閱覽證封面有點眼饞,但能進入閱覽室就已經是很好的結局了。那以后的半年之中,彭小平每天早上提前10分鐘到達該校圖書館,等待圖書館開門之時,閱讀館外學校報刊欄里張貼的報紙,然后沉浸閱覽室,徜徉書海,風雨無阻。在這一時期,他廣泛涉獵政治、經濟、文化等大量書籍,儲備知識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閱讀了馬克思、列寧、華盛頓、羅斯福等大量中外名人的傳記,學習他們的大局觀以及為人處世之道,學習用政治的眼光去看問題。
作為民營企業家協會會長,企業家們經常會遇到一些棘手的問題向他求助,彭小平往往聽到一半,就知道問題出在哪兒,幫著分析提出對策,思路清晰角度“刁鉆”,最快的一次僅用24小時就幫人解決問題。他把這一切都歸功于自己喜歡閱讀。“讀書可以啟迪智慧。書中蘊含著高人的智慧,閱讀就是學習高人的經驗教訓,學習他們的大智大能。我的初始學歷是中專,但我后來學完了大專、本科的課程,還曾進入全國知名院校參加了幾十次進修。于我而言,每一次學習都是一次靈魂的洗禮,活到老必學到老,學無止境!農民出身讓我有著強烈的卑微意識,但學習讓我豐富了知識,讓我變得自信,幫助我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效率。”
出身可以卑微,但閱讀不會!愛上閱讀的人,會逐漸擁有智慧有趣的靈魂——被閱讀潤澤過的人生,是這世間最靚麗的風景!(存希)